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在行动
 
标题导航
追问违建之源
 

返回海口晚报网

2010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问违建之源

  开车经过椰海大道,可以见到道路两旁不少尚未完工的楼房,这里是海口违法建筑较为集中和严重的地方,由于海口市启动对违法建筑的新一轮打击,不少在建中的违法建筑已经停工,到处是裸露着的钢筋水泥和竹制脚手架。2010年6月8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获批,海口作为海南省会,也正在为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而努力。但面临着诸多难题,面积庞大的违法建筑就是其中之一。

  □本报记者 姚  虹/文

  陈元才/图

  巨大的定时炸弹

  “要区分违法建筑和违章建筑,违法建筑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的建筑。但《规划法》等没有非常细致的规定,通常说的违建大都是违反部门规章的建筑。”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表示,如果确认是违法建筑,会对城市市容造成影响,从法律角度来说,也会影响法律权威。

  屡禁不绝的违法建筑已经被公认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顽疾,海口违法建筑则大都集中在城中村。与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这是城市管理者最为头痛、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部分。如果仅从市容上看,散乱的违法建筑与规则的现代城市建筑显得非常不融洽,而连成片的城中村则更成为乱、脏、差的代名词,这对一个致力于发展旅游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软肋。

  但更大的影响存在于违法建筑对城市建设进程的阻碍上。由于城中村中的违法建筑体量巨大,涉及广泛,且游离在城市规划之外,被称为城市的“癌症”。“近年海口城中村掀起违法建设热潮,现有的违法建筑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上,如不及时制止,将给我市城市建设和旧改带来难题。”早在2月份的政协海口市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海口市政协委员覃世斌就曾提出要重视城中村的违法建筑问题,以便更好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

  由于大部分违法建筑的修建都绕过了政府,没有报建,不少城中村房主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房,于是更严重的问题产生了。“由于没有报建,没有图纸评审,通常他们都是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按照这样的方法打的地基,建四五层楼房是很危险的。”因为从事的职业与建筑基础有关,覃世斌非常关心城中村中违法建筑的安全问题,并就此问题提交过相关提案。

  他发现,不少城中村的地基最上面是淤泥层,再下面是碳化土,坚固的陶土层一般在32米以下,建筑坚固的地基需要打桩,但普通建房者不可能完成这些步骤,因为成本很高。因此不少城中村房主在建房时只向下挖出几米深的地基就开始建房。“在海经院对面的一个城中村,我甚至见过一栋9层高的房子。”他对此非常忧心,“这些乱建的房屋基础没有打好,有很严重的隐患。如果是住个1到2年就算了,但这些房子经常被当做小产权房出卖,要是住到10到20年,这些房子就很容易变成危房,出现垮楼、塌楼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海口的大片城中村就等于埋下了巨大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危及居住者的人身安全。

  受影响的不只是城市公共利益,盲目建设违法建筑也会给房主带来经济损失:按照法律规定,违法建筑被拆除将无法获得经济补偿。

  打好拆违攻坚战

  面对严峻的违法建筑情况,海口市政府开展了新一轮违法建筑整治,源头整治、人性执法、问责制度成为重点。“为什么不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为什么让违建长高?”7月6日,海口市长徐唐先在全市整治违法建筑专项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启动问责制,打好拆违攻坚战。要从源头上堵,打击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幕后利益者,切实管理好城市,维护国际旅游岛省会城市的形象。这一点与社会各界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

  覃世斌认为,由于海口违法建筑的面积较大,情况复杂,违法建筑整治是一个非常“不好办”的工作,政府要衡量好“抓”和“放”两方面的工作。拿城中村来说,如果要“放”,允许村民建房,就要走严格的修建程序,如果要“抓”,政府应该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控制不要出现新建的违法建筑,再处理已经建好的违法建筑,否则违法建筑就会层出不穷。”

  王琳则表示,在违法建筑的整治上,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及早介入,不能“把猪养肥了再杀”。“政府应该及时制止,而不要在形成既成事实后再介入,这个时候违法者已经投入了很多成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强行处理的话,会引发一些冲突,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他建议把执法关口前移到发现问题上,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卫星地图等来发现违法建筑。由于违法建筑的出现与部分市民缺乏法制观念有关,他也建议政府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此外,也可借鉴各地一些比较好的经验。

  此外,为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海口加快了违法建筑的情况摸底。琼山区城管大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摸底工作分为五个阶段,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为了杜绝因政府职能部门介入不力而导致的违法建筑情况,海口已经启动了问责制,确保违法建筑能够从源头上得到控制。按照《海口市协同查处违法建筑工作方案》要求,各区区长为辖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辖区内出现面积大、影响恶劣的违法建筑,查处不及时、措施不得力的,启动问责将首问各区主要领导。

  在这次整治中,人性执法、“拆违建不拆民心”的原则也值得关注。由于违法建筑整治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府的不同执法方式带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王琳就表示,由于违法建筑的整治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府不能采取太简单的方法。按照海口市政府的指示,这次整顿“拆违不能拆民心”,要把拆违与民生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这一点已经被用在了对“楼薄薄”的处理上,这栋最薄处不足40厘米的三层建筑位于琼山府城兴丹路。最初房主无意配合,但随后政府部门采取了较为人性的处理方式:副区长亲自做思想工作,在了解到房主一家经济情况的确困难,无其他房屋居住后,快速通过了房主的廉租房申请。随后,房主开始主动搬家,国兴街道办又派出车辆帮助搬家。“楼薄薄”拆除当日,尽管有诸多不舍,冯姓房主仍表示整个过程让他们很受感动,因此愿意配合。“我们要做到人性化执法,最开始就要做通房主的思想工作,因为他们家经济确实困难,我们也要为他们考虑好。”琼山区国兴街道办符主任告诉记者。

  利益驱动

  相关文件显示,海口市目前的违法建筑存量面积已达数百万平方米。在海口,大部分违法建筑的滋生,肇始于城市化进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原本是农村的土地被城市吞噬,或被城市包裹,或成为城市的边缘地带。“城市规划的红线一划,我们就从农村人变成了城市人。”在滨江西路的下赵村,一位赵姓村民告诉记者。在城市化过程中,往日的农民身不由己地成为了新城市居民,而他们过去居住的土地———这些新城市区域往往还带有往日的农村印记,与已经成熟的城市区域无法完全兼容。由于没有规划,这些建筑的修建往往比较散乱而随意。因时光变迁产生的居住需求也让违法建筑生长。据村民介绍,农民往往都拥有一块自己的宅基地,但不少当初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房子历经几十年风雨,已经变成了危房,不得不拆除重建,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房子有些没有报建,于是村民开始按照自己的设计和规划来修建房屋,导致了不少不符合规定的房屋出现。

  与这些不得已的原因相比,日益增长的海口地价和房价,是导致违法建筑滋长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利益驱动。“那些已经进入旧城改造计划的城中村当然会抢着建房子,现在地价这么贵,到时候拆迁了,多建点房子可以多获赔偿。”一名城中村房主告诉记者。城中村居民大都是失去土地的“新农民”,现在大都靠房租生活,一旦拆迁,大部分人将失去主要生活来源,这也是不少村民千方百计争取更多拆迁补偿的原因。虽然他所在的村子尚未列入改造范围,但他也在时刻关注着政府的旧城改造计划。

  “城中村的违法建筑多作为小产权房进行销售,或者希望通过政府拆迁获得赔偿。”覃世斌介绍,这是违法建筑常见的两种获利方式。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的获批,海口开始变得寸土寸金,不少城中村的小产权房价格定在3600元-3800元左右,相对于海口目前的房价水平,显然非常有吸引力。而随着地价的上涨,可能上升的拆迁补偿也让不少城中村房主开始抢建加盖。“前段时间在家里经常可以听到鞭炮声,就知道又一栋房子建好了。”住在一城中村的张小姐说。

  尽管相关法律规定,拆除违法建筑将不予补偿,但不少村民对此或者认识不足,或者心存侥幸,大部分房主认为,造成既成事实后政府不会放手不管。7月7日,琼山区对迈仍村中山南路延长段的新建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些违建房屋已经盖到了四五层,道路两旁都是挖好的地基和挖出来的土方堆成的高高的土堆。尽管一边是刚被查处过的地基,地基上钢筋扭曲散乱,但另一边,仍有一些村民正在开挖,卡车正把土方源源不断地运出来。城管大队队员向记者表示,仅仅是挖坑的行为是无法认定为违法行为的,也就无法进行查处和制止。“有些人说他挖地只是为了挖鱼塘养鱼,你还能不让他挖吗?有些听到城管要来后,就连夜把挖出来的土方推回地基,盖住施工痕迹。”

  所有这些,一同推动着海口违法建筑的“成长”。

  上半年全国拆违480.9万平方米

  国土资源部日前通报了2010年上半年严格规范管理,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情况。上半年全国共依法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480.9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730.5万平方米,收回土地1.1万亩(其中耕地3928.8亩),罚没款6.3亿元。

  据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局长李建勤介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普遍加大了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共有440名责任人受到处分或处罚,其中121名责任人受到行政处分,183名责任人受到党纪处分,136名责任人受到刑事处罚。

  李建勤认为目前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比例高,未报即用、边报边用等问题突出。二是各地在建、拟建项目多,不少项目抢工期、赶进度,违法用地高发多发。三是一些地区拟建、在建高尔夫球场以及突破用地规模控制的城市新区扩建等现象有所抬头。四是经济回升带动矿产品需求上升,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有可能增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在行动
   04版:要 闻
   05版:都市新闻
   06版:汽车周刊
   07版:汽车周刊
   08版:美食煮意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
   11版:市民之声
   12版:国内新闻
   13版:国际新闻
   14版:副刊
   15版:体育新闻
   16版:文娱新闻
追问违建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