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副刊·闲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标点符号对话
推开家门
你会被朋友带坏吗
河流
婚 房(38)
我的抗战(14)
提高档次
日子不是租来的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抗战(14)

  我的抗战

  崔永元 著

  这就是1937年的夏天,这就是北平老百姓的记忆,他们记得南苑兵营师部门前影壁上写的“奋斗”二字如猛虎下山,他们记得二十九军士兵守在北平,个个武艺高强,他们记得士兵们身后背着的大刀,明亮锋利,就如天空的月牙明月。

  二十九军原属西北军,日军当时对这支队伍的评价是“穿染色的单层军衣,没有钢盔,装备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水平”。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军长宋哲元购置镔铁,为每位士兵打造大刀一把,并请来西北武师传授刀法。二十九军的将士们都有一个背包,三斤来重的大刀被他们插进皮鞘,捆在背包里,背在背上。遇到敌人时,大刀能够很容易地抽出来和插进去。

  1933年,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肉搏战中,将士们手中的大刀砍死日军五百余人,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从那以后,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而他们手中的大刀,也成了二十九军的标志。

  如果你去过南苑,你就会知道,那里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记得二十九军。老人们说,里面有个旅长,马术精湛,经常和他的副官赛马。士兵们个个身体结实,不仅武艺好,也是体育能手。

  老人们说,那天训练结束,他们看见一个士兵连翻了二十几个跟头,好像在打什么赌。他们个个身体都棒,若是活在现在,肯定都是体育健将。

  只可惜,是一场惨败击碎了他们心中的梦。

  为什么会惨败?

  老人们至今想不明白。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随后,冀察当局分别在7月9日、11日和19日,与日本华北驻屯军进行了三次和谈,并达成了三份协议,但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这三份协议其实只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延迟了二十九军布兵应战的准备,赵登禹的部队27日才赶到南苑。此前,他的部队在大名,冯治安的部队在河北省保定。他们向北平集中时,主要依靠徒步走。可日军却在源源不断地往中国运兵。至7月25日,陆续集结到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1937年7月28日,日本华北驻屯军趁二十九军换防之际,突然夜袭了他们位于南苑的兵营。在重炮的掩护之下,日军牟田口联队率先冲入南苑守军的最薄弱处———学兵团的驻地。这些学生兵大多没进行过实弹练习,这时却要作为正式的部队来参战。每个学生一支步枪、四个手榴弹、二百发子弹,就开始武装起来。阎启志就是当时学生团的学员,他说:“看到日本人就打,打一枪,也不知道打死没有,就赶紧蹲在下边,有时候就抬起头来看看。”

  在学生兵的顽强抵抗下,日军又遭到了赶来救援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的夹击,就这样,日军被赶出了阵地。

  面对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开始对南苑进行轰炸。阎启志说:“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日军的轰炸就开始了,当时日军不仅飞机炸,而且大炮打。”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南苑兵营霎时间变成了火海。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士兵们这时也豁出了性命,要与日军战斗到最后一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时 评 | 聚焦大城管
   05版:都市新闻
   06版:市民之声
   07版:广告
   08版:美食煮意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
   11版:国内新闻
   12版:国际新闻
   13版:副刊·闲情
   14版:汽车周刊
   15版:文娱新闻
   16版:体育新闻
标点符号对话
推开家门
你会被朋友带坏吗
河流
婚 房(38)
我的抗战(14)
提高档次
日子不是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