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农产品,怎样卖上好价钱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1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产品,怎样卖上好价钱
从“蕉贱伤农”探索海南农产品营销之路
  香蕉价格的起起伏伏,让许多农户开始思考农产品的营销之路。

  近年来,海南香蕉、辣椒等农产品“农民卖不掉、市民买不起”的怪圈一再出现,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多年来,人们习惯于通过增产的方式实现增收。但是,随着农产品卖难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增产并不一定增收,要想增收,必须抓住农产品营销这一牛鼻子。如何拨开“蕉贱伤农”迷雾找到海南的农产品营销之路,让农产品卖上好价钱,成为横亘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坎。

  □本报记者 蔡康 陈元才 文/图

  产销价格“冰火两重天”

  从年初开始,海南蕉价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今年前3月价格分别为4.4元/公斤、5.2元/公斤、5.6元/公斤,4月15日,海南香蕉的综合平均价达到6.2元/公斤的顶峰,乐东县等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7.6元/公斤的“天价”。这也是近10年来海南香蕉的最高价。

  然而,就在很多人以为今年种香蕉将赚大钱时,从5月份后,香蕉价格跌至低谷,仅为0.4-0.6元/公斤,远远低于生产成本价,与此同时,海南部分大型超市和零售摊价格却一度保持每公斤5元至6元的高价。产销价格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连续几年香蕉的高价格,让已获利的农民纷纷跟风。种植面积骤然扩大,产量暴增,接踵而来就是价格暴跌,增产而不增收的悲剧。于是,接下来调整种植格局,面积萎缩,价格再缓慢回升。海南香蕉这些年的价格就是在这样的迷雾中变化。

  不仅是香蕉陷入迷雾,海南蔬菜近年来也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海南人坐守“菜园子”却吃“高价菜”,给海南岛带来不少尴尬。零售价与收购价悬殊的高差价,让菜农蔬菜日益“卖难”,市民愈加“买难”,“菜篮子”越拎越沉。

  一跌再跌的不只是蕉价,还包括情绪

  让我们看看“蕉急”的孩子:澄迈县福山镇红光农场,孟传健的儿子小孟今年初三毕业,一家人本来商量好,趁这个夏天香蕉大卖后,假期一起去内蒙古大草原放松一下,但事与愿违。“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里种了那么多香蕉却卖不出好价钱,父亲的心情很低落。”近日,记者在孟传健的香蕉园内见到了小孟。他告诉记者,他希望帮父亲解难。

  但是,小孟似乎已经无法帮父亲解决实际困难。“虽然现在海南香蕉价格已经开始回升,品质最好的可达1.6元/公斤,但今年还是亏了近30万元,明年都不知道该怎么种了?”谈到明年的打算,孟传健在香蕉园的土墙根下狠狠挠着头。

  孟传健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否还继续种香蕉?下一个选择是,可否种植其他农作物?而他面临更大的选择,则是今后要不要远离农业,因为不但种香蕉让人焦急,别的农产品也可能让人揪心。

  像孟传健一样,面对着香蕉价格的起起伏伏,很多蕉农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选题: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转行?

  孟传健身边有转行成功做起建材生意的亲戚,也有专门种植有机瓜果成功的朋友。然而,他身边更多的普通农民,则是反复“换专业”———香蕉贵种香蕉,西瓜值钱种西瓜,或是反复转行———手头宽裕全家种田,手头紧了出门打工。

  到底该怎么选择?孟传健不知道。他只知道“现在家里已经开始拿香蕉喂猪了”。

  3年前,孟传健家里以每亩1200元价格在澄迈福山镇红光农场承包了80多亩山地种植香蕉,今年他的香蕉分外高产,亩产达到8000斤以上。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高产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烦恼。那时,种植的香蕉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上市,当时的香蕉价格卖到2.5元一斤,比预计的高了不少。

  “那个时候,他说再好好种2年香蕉,还要再添置一台拖拉机,再种更多香蕉。”小孟说,父亲的情绪伴随着香蕉价格的起起落落而变化。

  短短数周之后,他父亲的情绪愈发低落,那时候,香蕉价格低到成本价左右。这对于蕉农来说,卖出与否都将亏本,投得越多亏得越多。

  到了6月底的时候,父亲开始整日呆在家中闷不作声,或是半夜吼叫。那时候,每斤香蕉只能卖到几角钱。

  到了7月初,父亲似乎开始麻木了,每天睡到很晚才起,话也不多。那时候,家里已经开始拿香蕉喂猪了。

  香蕉不好种,明年种什么

  “什么好卖种什么,不好卖,就换好卖的种,有错么?”记者在昌江乌列镇一香蕉园内看到,在原有的60亩香蕉园内,新开辟了近30亩的农田。蕉农老陈说,香蕉好卖他就开辟新的农田种植香蕉,“这是天经地义的”。

  像老陈这样,随行就市,跟着市场走的农民不乏其数。现如今,随着种植香蕉效益越来越差,不少蕉农开始转行种蔬菜或者搞水产养殖。“我开辟了那么多亩的农田,就是打算明年只种一半的香蕉,另一半用来搞别的。”老陈也不例外,他和身边的人都准备明年少种甚至不种香蕉,“免得再亏那么惨”。

  “种其他的就一定不亏吗?”听到记者这个问题,老陈看看脚,放低语调说了3个字:“看运气”。

  “看运气”的说法,同样出现在澄迈福山镇一些农民的口中。记者在该镇一些村庄采访时,发现不少此前种香蕉的农田开始重新犁田,准备改种别的农作物。一名蕉农告诉记者,明年他打算改种蔬菜,“近年来香蕉的价格越来越难以捉摸,一条捕风捉影的消息就能害惨人,‘乙烯催熟’的风波,就可以让蕉价一落千丈啊”。

  面对今年的香蕉价格风波,在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帮助下,不少蕉农“劫后余生”。东方蕉农宋名股,10亩地里已经有6亩改种了辣椒,但还留了4亩地继续种香蕉,他望着齐刷刷的株苗,动情地说:“种了这么多年香蕉,总还是希望来年能恢复一个好的价格吧。”

  至于明年的辣椒是赚还是赔,老宋特意强调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看今年情况还可以,不过明年谁又知道?看运气吧!”

  多种出路拓宽海南农产品营销

  出路1: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

  “菜贱伤农”、“蕉贱伤农”……类似新闻事件今年内不止一次发生,而普通市民的反馈则是,“没感觉这些果菜有多便宜”。

  记者走访发现,尽管瓜果蔬菜的批发价格同零售价格相关,但差价相对较大,且没有固定的因果涨幅规律。今年多次出现农产品滞销、农民卖菜难问题,但在终端消费市场,菜价却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今年7月初香蕉市场零售价每斤1.7元,而我省各市县田间地头收购价只有两三毛;市场零售价每斤10元的无核荔枝,收购价只有五六元;市场零售价每斤1.2元的黑美人西瓜,收购价每斤0.15元。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市场专业人士指出:主要原因还是农产品流通环节太多。此前,有关部委经过调研发现,普通黄瓜在冬季的大棚生产出售时,价格为1元/斤,但是经过多次中间环节,到了超市可以卖到6元/斤。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要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毫无疑问,如何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成为减少“蕉急”现象的一个有效手段。

  出路2: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加大营销力度

  今年,我省各类农作物喜获丰收,但是却因为各类信息掌握不足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做赔本买卖。4月份,全省辣椒喜获丰收,但是受市场影响,价格却持续走低。受到影响的还有海南的香蕉。全省香蕉从4月份开始,价格经过了几轮“过山车”似的浮动。

  最近几个月,海南的香蕉滞销现象,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公益团购。其中由淘宝网团购平台“聚划算”联合多方发起的大型网络公益活动“聚蕉行动”,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14.5万名网民爱心接力为海南解“蕉急”,团购海南香蕉520吨。

  “网上团购海南香蕉是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有可能会带来海南瓜果菜交易方式的变革。”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张健认为,过去都是客商到田间地头直接采购,现在通过网络拓宽了渠道、缩短了时间、扩大了消费群,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

  通过网络平台,让农民更多了解市场,获取更多的农业信息,正成为一种趋势。

  出路3:规模化管理种植销售

  “‘蕉贱伤农’受伤的主要是分散的小规模种植的农户。数以万计贷款种香蕉的农户血本无归,资金紧张。多数农户并没有加入可以联合贷款的合作社,目前组建合作社贷款种植在海南所占比例不到10%。”澄迈县福山镇香蕉协会会长郑祥波告诉记者。明年协会一方面将做一些信息服务方面的工作,积极指导农户安排好香蕉的种植季节,另一方面将积极吸引更多的香蕉农户加入协会,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集中起来,组建合作社贷款,缓解农户的资金紧张问题。

  “这次香蕉低价问题,给我们海南的蕉农带来很大损失,也带来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张健说,“海南的蕉农散户太多,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管理,最好的办法是,鼓励蕉农加入专业合作社,集中管理,根据统一的标准来种植、销售,可以增强种植销售的风险抵抗能力,避免盲目跟风带来的损失。”

  出路4: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2009年4月,温家宝考察海南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热带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2009年8月,在省政府批准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中,增设休闲农业局。

  设立休闲农业局,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海南是第一个。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休闲农业是海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我省已组织专家编写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力争用3年时间创建100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海南热带旅游休闲农业龙头。

  海南香蕉协会秘书长张锡炎博士说:“对于今年香蕉贱价问题,我们得出的反思是要建立起海南自己的香蕉品牌,目前海南的香蕉,有的也做出了品牌,但是品牌力量不够大。海南的香蕉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形成标准化现代化管理、统一产销的规模,保证种植出来的香蕉品质,才能增强我们的市场风险免疫力。”

  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毕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并不是像“农家乐”那样单一,“可以专门打造农业休闲基地,让这部分的产品融入旅游线路中。同时,我们的农业产品如热带水果还需要更精细地加工,包装也要更精美,携带更方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卖原料似的卖水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市民之声
   05版:都市新闻·综合/现场
   06版:海南地产
   07版:聚焦温州动车事故/海南地产·资讯
   08版:聚焦温州动车事故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综合
   11版: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12版:体育新闻·热点/综合
   13版:文娱新闻·综合
   14版:家居饰界
   15版:文娱新闻·视点
   16版:广告
农产品,怎样卖上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