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聚焦大城管
 
标题导航
他山之石
校车停摆,谁是谁非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1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车停摆,谁是谁非

  1月4日,海口市政府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向各有关部门下发了2012年一号文件———《海口市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四项国家标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结束。这两件事之后,随之而来的另一条消息,更加惊动了海口广大家长的神经:海口部分学校不约而同地宣布,从今年春节开学后将停开或逐步停开校车。自2011年底多地发生的校车事故后,2012年伊始,校车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报记者 邓宇/文 陈元才/图

  A

  校车停开 家长为难

  今年春季开学,海口寰岛实验小学将全面停开校车,而滨海九小等学校正在酝酿逐步停开校车。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停止校车接送服务。“校车停开了,让我们这些双职工家庭很难办啊!”近日,陆续有家长向海口晚报《今日热读》抱怨。

  家住正义路的谢先生说,孩子刚上幼儿园大班,他们两口子平日都要上班,而老人远在内地。幼儿园的校车停了,以后接送小孩的任务就只好由两人挤出时间来承担。

  程先生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女儿还在上三年级,而学校离家有3公里左右。目前已经接到通知,春季开学后,学校的校车不开了。无奈之下,程先生给女儿买了辆自行车,趁着寒假期间对女儿进行培训。一旁的程太太补充道:“骑自行车,我们对安全也有些不放心。前一个月,我们两口子会轮流陪她一起骑车上学。”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应对校车停开,很多家长都是创意百出,有转校的、有凑份子拼车接送的、有全职太太接送的、有接长辈来家中接送的、甚至还有家长安排长辈考驾照,准备买车接送的……

  一个校车停开的问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令这些中国式父母劳神又劳心。有位年轻的父亲笑称:“当一名父亲,难;当一名没有校车学校的孩子父亲,更是难上加难!”

  B

  安全责任 学校为难

  校车,原本是方便学生的一项服务,但当“校车事故”频发之后,校车却成了中国教育不能承受之痛。在百度搜索“校车事故”,可找到832万个相关结果。已经过去的2011年,对许多家长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2011年9月26日,山西校车事故,7名初中生死亡;11月16日,甘肃校车事故,19名幼童遇难;11月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伤……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1月底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

  2011年8月29日,我省三亚市荔枝沟的博爱双语幼儿园同样发生一起悲剧。一名3岁幼童被幼儿园工作人员遗忘在校车中超过8小时,最终被闷死。

  “现在人们对于校车的关注度太高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是责任重大的事故。大家都负不起这个责任啊!”市内一学校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坦言。该学校原有2辆面包车接送孩子,目前均已停开。

  海口寰岛实验小学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表示,取消校车接送服务实属无奈之举。因为现有的27辆校车均不符合国家标准。“甘肃校车”事件后,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校车的检查力度,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决定放弃使用这27辆车。而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需要买35辆车才行,每辆车的价格为56万,加上聘请司机的费用、油费消耗等运营成本,学校暂时无力承担。

  不少家长向记者表示,2011年“集中爆发式”的校车事故,令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各种规定,或许确实给学校和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但是,他们不认为这种压力可以成为学校取消校车的理由。

  C

  重拳打击 校车违规

  海口市政府2012年一号文件《海口市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全市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幼儿的人身安全,为学生上学、放学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方案要求,要将校车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年终考核内容;将校车管理纳入民办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的主要内容,将接送学生的学校(幼儿园)是否有合格校车作为申办学校(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同时,将民办学校(幼儿园)的校车管理列入年检的主要项目,对不履行校车安全管理和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责任的学校,有超载、私自改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校车的民办学校(幼儿园)年检实行一票否决,年检不予通过;多次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

  “校车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可吊销办学许可证!”面对如此重拳,不少学校和幼儿园蔫了。据市教育局透露,目前我市在车管所登记的校车有100多辆,但没有专用校车可以达到标准。现在校车不达标,购买达标新校车又缺乏经费,面对如此窘境,众多学校幼儿园自然选择“知难而退、明哲保身”。

  海口市二十五小校长接受采访时称,校车应该是公共交通,而不应该由学校来管理,因为学校主要的心思在于教书育人。她认为,解决孩子上学不方便问题,在农村地区,政府应该帮助提供公共交通的便利条件;在城区,政府应不断加大投入,优化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保证让更多孩子得以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尽量避免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长途搭车上学。

  D

  市民建言 摆正心态

  “现在的校车停开,就和前段时间海口某小学规定‘放学后学生不能滞留校园’如出一辙。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采访中,有市民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现阶段学校配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不现实,但可以采取逐步实施的办法,慢慢取代旧校车。

  也有不少市民建议学生家长摆正心态,学会放手。80后的小邹说,他们那一代人从没有享受过校车或父母接送的待遇,上小学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是骑自行车上学。在小邹看来,和同学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一起骑车畅谈,是学生时代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之一。

  有着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黄大爷虽然对学校停开校车的做法不赞同,但也希望家长们能够理性看待此事。在他看来,小学和初中阶段,更注重的是孩子自身的学习自觉性的养成,在我国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根据自身情况就近入学更为合适,不一定要舍近求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聚焦大城管
   04版:要 闻
   05版:都市新闻·现场·综合
   06版:市民之声·直播·连线
   07版:国内新闻·聚焦/教育新闻
   08版:国际新闻·综合·社会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综合
   11版:国内新闻·综合
   12版:副刊·闲情/连载
   13版:体育新闻·热点·综合
   14版:魅丽主张
   15版:家居饰界
   16版:文娱新闻·综合·热点
他山之石
校车停摆,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