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经济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楼市调控又入敏感期
海南电网巨资
提供发展动力
亲生的,孩子要钱咋能不给?
中国平安成立
创新投资基金
奥运商品 “冰”“火”两重天
我省将加强
围海造地检查
海口逾半兽药企业获GSP许可
小额支付 工银闪酷卡一触搞定
交通银行智能银行落户海口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7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生的,孩子要钱咋能不给?
■家长无奈:孩子开销大 ■专家支招:记账习惯好

 

  “孩子的开销怎么这么大?”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叹,用在孩子身上的花销有时远远超过家长,包括补习费、零花钱,还有同学生日会等等。更为明显的是大学生,每月支出超过家里给的生活费的大有人在。中银海南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的国际金融理财师邢维畅指出,家长应尽早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可先从学会记账开始。   □本报记者 史雅洁 实习生王珊

  孩子开销大家长无奈

  闫女士的儿子刚上高一,是住宿生,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要去超市买些零食和日常用品,仅周末两天的花销在200元左右,还不包括吃饭和买衣服的花费。闫女士说,从放暑假开始至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零花钱就达到了1000元,不包含饮食和服装等日常费用。暑假的花费主要用于娱乐,包括和同学出去看电影、吃饭、游泳、同学过生日等。男孩本应“穷养”,但是现在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风气较重,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闫女士有点无奈,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钱也不能总是不给。   生活费超支打零工补贴   在生活学习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离开父母的管束与监督,财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却因不懂得理财甚至根本没有理财观念,导致高额消费。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高额消费的现象在大学里更为普遍。

  在海南大学就读的大二女生邹立婷算过这样一笔账:每个月父母给1000元,伙食费约400元,出去玩花费200到300元,买衣服花去200元,通讯费大概是50元。邹立婷说:“每个学期的前一两个月,花得就比较多,不够的时候自己就出去做点兼职,挣个两三百补贴。”如此一计算,她一个月的花费大概是1000元到1300元,而且主要消费用于娱乐和买衣服等方面。王祯基是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500元,其中伙食费1000元,通讯费100元,剩余的400用于娱乐、交际。“男生主要的花销就是吃和玩,如果有女友花销就更多。”“物价增长是现在高校学生消费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每个学期开学我都会发现学校食堂又涨价了。”大三学生小田抱怨道。

  邹立婷表示,外界的诱惑大,适合年轻人玩乐的地方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学生娱乐消费也就越来越高。大学生自身的心态也是一个原因,攀比、好面子的心理因素催生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甚至是高消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还有一部分同学几乎每月的花销都会超支,却又不好总找家里要,只好找朋友、同学借,等到下个月生活费到手再“拆东墙补西墙”,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   引导孩子树立

  正确的财富观

  邢维畅认为,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可以先从培养他们记账的习惯开始。通过记账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零花钱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分析,哪些是不理性消费,分清什么钱该花什么钱花得没必要,由此懂得量入为出,不过度消费。家长可引导孩子拿出一部分零花钱作为储蓄,尤其像压岁钱等金额较大的资金。

  邢维畅表示,在校大学生可以预先学习一些财商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理财操作,如基金定投是最适合年轻人的一种理财方式,可帮助学生强制储蓄,从而养成理财习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市民之声
   05版:专版
   06版:都市新闻·综合/都市新闻·关注
   07版:国内新闻·综合
   08版:美食煮意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综合
   11版:汽车周刊·行情
   12版:国际新闻·综合/文娱新闻·综合
   13版:鏖战伦敦·观天下
   14版:汽车周刊
   16版:鏖战伦敦·中国龙
楼市调控又入敏感期
海南电网巨资
提供发展动力
亲生的,孩子要钱咋能不给?
中国平安成立
创新投资基金
奥运商品 “冰”“火”两重天
我省将加强
围海造地检查
海口逾半兽药企业获GSP许可
小额支付 工银闪酷卡一触搞定
交通银行智能银行落户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