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海口公交车“夜宿”有窝了
春节前还有3个场站完工
灵山镇资助61名
贫困学子上大学
公交车有望陆续进驻新家
图书馆不拒乞丐更应加强管理
缝口袋拒红包
显监管漏洞尴尬
越俎代“跑”
168家液氨场所
将被核查整治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3年9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缝口袋拒红包
显监管漏洞尴尬

  在北京儿童医院,贾立群穿的白大褂和其他医生的白大褂不一样———两个衣服兜缝死了,这是贾立群为了拒绝家长送礼塞红包想出来的办法。  (据《北京晨报》)

  这条新闻告诉我们,在医院红包雾霾面前,就有与众不同的好医生。透过为了拒绝红包缝死口袋的举动,也反映出送红包现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里面究竟是谁错了呢?是患者?是医生?其实错了的是监管制度。

  一者,万象红包风雨满楼。既然,为了拒绝红包,这位好医生的衣服口袋曾经被撕烂,也被缝死,这说明送红包者还是很多的。

  二者,医疗乱象逼出红包。没有一个人会真想送红包,即使他再有钱。这其实是在大环境之下,患者对于“医院救死扶伤”宗旨的信任缺失。

  三者,监管制度形同虚设。为了治理红包现象,各地、各家医院都推出了不少措施,有的提倡红包上交,有的提倡红包捐给公益组织,有的则是提高医生待遇。但是办法想出了一箩筐,依然是难以绝迹。

  “缝死大褂口袋拒红包”的医生无疑是位好医生,值得我们去尊敬,值得大家去学习。但是,我们需要追问的则是:难道每一个医生都要缝上自己的口袋?没有缝上口袋的医生收没收红包?收了红包的医生如何处置,监管部门又该如何去发现?难不成出现医患纠纷的时候,靠着患者去举报?

  但愿,每一个医生都不要缝上自己的口袋,那口袋需要装下为患者诊断的听诊器。“缝死大褂口袋拒红包”是监管制度的尴尬。       □郭元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要闻
   05版:市民之声
   06版:都市
   07版:国内
   08版:国内
   09版:热读
   10版:经济
   11版:国际
   12版:副刊
   13版:体育新闻
   14版:文娱新闻
   15版:家居饰界
   16版:文娱新闻
海口公交车“夜宿”有窝了
春节前还有3个场站完工
灵山镇资助61名
贫困学子上大学
公交车有望陆续进驻新家
图书馆不拒乞丐更应加强管理
缝口袋拒红包
显监管漏洞尴尬
越俎代“跑”
168家液氨场所
将被核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