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心态
当爱情变老
夫妻定律
爱跳舞的女儿
中国人来了9
照片
民国的四月天10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3年9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国的四月天10

  民国的四月天

  这是张爱玲对男人的认识。或许她认为,普天下男子,都这般样子。所以,当她遇见胡兰成,也就自然不为他的风流浪荡而惊讶。

  胡兰成年长,又有情趣,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女人最爱听。女人需要父爱,他给父爱;需要兄长,他就做出兄长的样子;当然,做情郎他更拿手,耳鬓厮磨,挑逗撩拨,他能轻易就使女人心花怒放。

  比如1944年6月,那时他正和张爱玲热恋。他清楚张爱玲最喜人家说她好,哪怕说得不对她也高兴,他就挥笔写下一篇长文《评张爱玲》来讨张爱玲欢心。

  这篇评论,满纸华丽的赞美之词,极尽所能地拍马屁,但是拍得很精彩,简直可以当情书读了。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本事,就像人人都知道打蛇打七寸,却并非每个人一出手就能正中七寸要害。胡兰成有这本事。

  世人多爱斥责花心男人,其实许多男人都生着一颗花花公子的心。未做成花花公子的,并非是他对男女之事多有操守,兴许只是因为他有一堆花花肠子但不能猜到女人心思,索性不自找难堪,退下阵来,做个人人赞誉的老实男。

  张爱玲读了胡兰成的《评张爱玲》,即使心底觉得他矫情得要命,想必也还是喜欢的。他点评到位之处,她认为是他懂她;说得失了分寸的,没关系,爱令智昏,难免失言。翻来覆去,左右前后,胡兰成是恰到好处地点中了她的欢喜穴。

  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又儒雅又轻浮,又沧桑又浪漫,又多情又薄情,又诚实又世故,遇见他,爱上他,张爱玲逃无可逃。

  那么,好吧,除了热恋,别无他途。

  胡兰成和张爱玲你侬我侬,情多如火,这火都快烧红了整个天。不是张爱玲不愿意包住火,是胡兰成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得到一个品位高、出身好的女人: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张佩纶的孙女,更兼学贯中西,才华横溢,通身上下时髦得紧。他终于觉得他也是个上流人物了,他再也不是那个困居浙江乡间连老婆都葬不起的穷汉子了,若他不上流,高高在上的张爱玲怎会看得上他?

  他要把他的快乐张扬得全世界都知道。他说:对于有一等乡下人与城市文化人,我只可说爱玲的英文好得了不得,西洋文学的书她读起来像剖瓜切菜一般,他们就惊服;又有一等官宦人家的太太小姐,她们看人看出身,我就与她们说爱玲的家世显赫,母亲曾西洋留学,她小时候就学钢琴,她们听了当即吃瘪;爱玲有张照片,珠光宝气,胜过任何淑女,爱玲自己很不喜欢,我却拿给一位当军长的朋友看,让他也羡慕。

  没辙,清贫多年乍得富贵的人往往这样,好不容易以为自己从底层爬了上来,怎会舍得不大声吆喝,要所有人得见他的风光?

  火都烧成这样了,应英娣怎会不知不觉?她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她是个厉害角色。一个歌女,闯荡江湖,风里来雨里去,当然会翻滚成厉害角色。她的男人胡兰成在外胡来,要她去学全慧文隐忍不发,她做不到。应英娣跑到张爱玲的住处大闹了一通,“醋海风波,满城风雨”。后来,应英娣主动提出离婚,不,称不上离婚,因为她和胡兰成并未结婚,只能说从此他们再也不同居过炊烟生活了。胡兰成给了应英娣一笔钱,不能不给,否则应英娣不会放过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要闻
   05版:市民之声
   06版:都市
   07版:国内
   08版:国内
   09版:热读
   10版:经济
   11版:国际
   12版:副刊
   13版:体育新闻
   14版:文娱新闻
   15版:家居饰界
   16版:文娱新闻
心态
当爱情变老
夫妻定律
爱跳舞的女儿
中国人来了9
照片
民国的四月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