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被偷走的那五年
宋代疍民
民国的四月天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代疍民
陵水新村港疍家人日常运输用于接送客人的小船。
在三亚疍家人文化陈列馆翻拍的有疍家人参加海防,并进行军事学习与训练的历史图片。

  蛋

  旦

  戍守海疆

  ■ 本报记者 彭桐 文/图

  借助史籍透过历史的烟云可见,在明代由于上层社会对疍民的歧视,使得疍民整体沦为社会的底层,而在此之前,疍民虽然同样居于海上,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唐宋之际,疍民人数的增加,为他们日后参与解决海南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张朔人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撰写出《海南疍民问题研究》,从中可以发现,历史上同期尤其是宋代,与广东疍民的贱民身份相比,海南的疍民占有着显著的优势,由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还多为方志所记载。

  A

  琼州海峡运粮忙

  有宋一代,因为北土迁民日众,受到土地开发和地力的限制,粮食短缺现象几乎涉及整个海南。清朝顾公燮在《凤阳人乞食之由》中描述宋朝海南缺粮情景为:“海南所产粳稔不足于食,乃以薯芋为粮,杂菜作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此也多有记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余粳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糜以取饱”; “高化商人不至,海南遂乏牛、米”。

  从宋朝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明朝唐胄所撰《琼台志》中,阅读苏东坡的《和劝农六首》、《记薯说》等,可以看出海南当时“闹粮荒”,以及对北方粮食的依赖程度。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也将海南疍民推到了解决民生问题极为重要的运输战线上。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张朔人经考究发现,至道年间(995-997年),广南西路转运使陈尧叟规定:将雷、化、高、太平四州之民租米,送到与之水路接近的海峡北岸递角场,“令琼州遣疍兵,具舟自取”。于是,一支由疍民组成的水上运粮队伍便活跃在琼州海峡上。

  B

  捕鱼摆渡两不误

  从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季羡林等主编的《传世藏书》中可知,自古以来海南与中原的交流,船只必不可少。唐胄记载明代琼州渡海情况是,“琼渡舟达徐闻,凡海口、白沙、烈楼三处。海口为官渡;白沙古渡;烈楼私渡,南风半日俱可至。然,自烈楼嘴达车仑浦尤近”。张朔人说,收集的相关资料表明,白沙古渡以商旅往来船只居多,而私渡的主要承担者则是以疍民为主体。

  有明一代,海南岛开发逐步加强,实现了岛内粮食自给,疍民海北运粮任务基本结束。活跃在琼州海峡的疍民,除了捕鱼之外,主要以渡海为业。

  过去一些专家学者,对海南疍民研究将其职业定位是“渔人”,较难发现他们还承担岛内外水上交通任务。张朔人说,除了担任海南与内陆的重要“桥梁”之外,海南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放射状的水系十分发达,岛内交通因江河阻隔而十分不便,“部分疍民在岛内承担摆渡职业,也可以想见”。

  C

  宋代疍兵入军籍

  明太祖“设立疍户、渔户、教坊等名色,禁锢敌国大臣之子孙妻女,不与齐民齿”,这种政策上的偏见,最终使疍民在民间也沦为“贱民”,但贱民身份并不影响疍民在不同时代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翻阅宋至清朝的史籍,较为显眼的是海南疍民的军籍。

  宋军制,在海南设“澄海军”以戍海,其中“蛋(疍)兵以蛋(疍)民为之”,这是海南疍民加入军籍的最早记载。

  元朝立国之后,出于对海南海上安全考虑,设“白沙水军”,其士兵主要自宋末,“从祥兴帝船遁至本州,为元兵所败,遗卒收为水军”。元初,征占城(今越南北部),“纳番人降,并其父母妻子发海口浦,安置立营,为南番兵。今存无几。其在崖、万者,亦皆元初因乱携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方、番浦”。对于宋败兵和番人的处置,元政府“收宋末祥兴败兵,置镇设官,管领海防。又,籍占城降人为兵,立其首领麻林为总管,降四品印信,世袭。后俱为蛋人(疍)”。张朔人认为,如果说,宋初疍兵的设置为临时举措(主要任务为运粮,小部分戍海),那么元朝时期,疍兵已经正式成为朝廷的经制之师。

  张朔人分析说,史料记载,明初,疍民“藉以为兵,庶便约束”,这反映出边疆重臣对疍民“飘忽不常”心态的充分认识,这一举措实际是一种权宜之计,具有暂时的安抚性质。明中叶以后,海南疍兵的记载,很少见诸于史籍,这主要原因是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日益猖獗,疍兵所操之船无法与之对抗,朝廷以大船替代疍船作为巡海防寇之用,相应地疍兵在数量上有所减少。

  鸦片战争前夕,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认为“舵工不识水性,不明战法,必不敢向前。即向前,亦不得力。而舵工最为难得,是以选兵必先选舵工”。明清之际,处于朝廷海防最前沿的海南水域,可能有为数不多疍民作为舵工服务于军队,也就是说,是时作为疍民的主体已经脱离军籍而从事于世业。

  D

    奋起反抗窃岛贼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司徒尚纪,在他的著作《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中,谈到社会对疍民的歧视及其职业,称疍民主要从事海水捕捞,也有从事海上贸易,也有海盗,一些海盗裔商也有疍民。日前在三亚疍家文化协会成立大会上,司徒尚纪在作“海南疍民研究价值”专题发言中称,“历史上少数疍民是海盗,我们对海盗也要有正确评价,他们并不做杀人越货的勾当,也做了很多好事,疍民是个很复杂的群体!”

  档案资料显示,1933年,法国乘中日开战之际窃占九小岛,三艘法国军舰忽然出现在南沙中业岛海域,随后派人登岛升起了法国国旗,并对外宣布占领。仓促间,中国渔民奋起反抗。司徒尚纪说,这中间有琼海的渔民,也有深海捕鱼的疍民,疍民们把法国的旗杆砍下来,捍卫了南沙九岛的权益,当时中外媒体对此事件都进行了报道。

  倾听专家们对海南疍民在社会经济和军事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该群体生存观的论述,记者仿佛看到了历史上海南疍民以水兵身份自觉戍海的优良传统,也为这个特殊的海上群体那本性善良、纯朴、勤劳的品质,以及大海一样清新自然、阳光般的跨时代笑容所深深折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时评
   05版:都市
   06版:民生
   07版:国内新闻
   08版:副刊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
   11版:国际新闻
   12版:副刊
   13版:体育新闻
   14版:文娱新闻
   15版:家具饰界
   16版:广告
被偷走的那五年
宋代疍民
民国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