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古琴为什么火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
荒野生存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3年12月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琴为什么火了
古琴弹奏

  12月1日晚,由海口晚报等组织发起的“笔外意象”文化沙龙首期在海南森林城市酒店书吧举行,沙龙主持兼嘉宾的梅国云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曹量、海南省著名作家王卓森,围绕“陌生的古琴”展开多角度精彩对话,就中国传承了3000年的古琴建国后突然销声匿迹,近年来又在资本的推动下风生水起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A 通三界之神

  古琴是什么样的神器?文化沙龙现场专设古琴演奏,古韵悠扬,沉香缭绕,茶香幽幽。梅国云首先展示其最新创作的“笔外意象”作品《古琴》,通过该幅作品开启古琴话题。古琴不仅是乐器,还是文人眼中可通天地人的“三界之神”。

  梅国云说,魏晋名士嵇康,不愿作官,引杀身之祸,临刑前弹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他曾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琴者,情也;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琴道,在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音乐艺术本身,还是人文精神的象征!”曹量认为,琴乐不追求华丽繁缛,只在淡雅古朴处,求得心灵的升华,刚好应和了文人的审美意趣和追求。故而,古琴为文人宠爱,被视作“道器”、“神器”。

  王卓森说,传说是舜到天上去寻找他的父亲,看到瑶池边的梧桐树上栖着一只凤凰,他便“削桐为琴,绳丝为弦”,造出了最初的琴。琴是“四艺”之首,在古代文人中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它应该是与剑和玉一起成为士大夫的标配。

  B 古琴“消失”之谜

  建国后古琴为何隐居了数十年?曹量说,由于古琴音乐的品高脱俗、曲雅和寡,在古代社会就是罕有的乐器,唐人刘长卿曾有诗云:“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建国后,古琴一度被视作封建余孽被加以“根除”,文革浩劫,古琴更是几近失传。上世纪80年代伊始,古琴虽在民间和少数几所音乐院校中得以复苏,但许多人已经与琴乐疏远,几乎不知“琴”为何物了。

  王卓森说,古琴在建国后数十年隐退于各种运动。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而古琴无论是从品质、音色,还是它的出身,注定不是一件大众的乐器。

  梅国云认为,这可能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上世纪五十年代,红色音乐居主导地位;文革后,古琴又成了封建腐朽的文人生活方式和资产阶级情调。曾经有红卫兵要砸一个教授的古琴,教授说,千万别砸,这是中国乐器的瑰宝。红卫兵骂,孔老二也古,你难道想学孔老二?开放后,西方交响乐、爵士乐、流行音乐潮水般涌来,古琴被淹没了。

  C 古琴“起火”之惑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古琴的命运又被改写了!”王卓森说。时下,古琴在民间悄然热起来,雪藏在城市各处的众多会所,一些私人空间,不少挣到大钱的人的身边,出现了古琴的身影,琴师的职业行情也在渐涨。他认为这有两层缘由,一是古琴可以安抚躁动的心灵;二是有钱人的附庸风雅。

  “古琴为什么突然火起来了?一是土豪们因为脸上贴金的需要;二是巨大的商业价值,吸引了资本的对其垄断性生产;三是古琴利于修心养性的功效引起。”梅国云认为,古琴最近的兴起,一反它过去与文人士大夫的紧密联系,反而跟所谓的土豪密切相关。有个段子说,当下土豪们不戴金链子戴佛珠了,不吃国家保护动物吃素了,不开悍马骑自行车了,老板桌不摆大大的水晶球摆古琴了。如今古琴在炒家的追捧下,动辄几万元一把,几百万元的也可见到。

  曹量说,近年来,古琴似乎一夜之间登堂入室,成了所谓的“新贵”。究其原因,首先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复古”倾向,“国学热”、“收藏热”都属此列。其次古琴的“稀贵”也迎合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猎奇心态,成了不可小觑的幕后推手。

  D 古琴兴旺之忧

  在“消失”后又突现,土豪及其利益之手又将其迅速点燃。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是兴还是毁?面对如今古琴的风生水起,学者们反而更生忧虑。

  梅国云说,我有个朋友是“土豪”,家里收藏的古琴近百万元。他跟我说,中国古琴事业应该感谢我们这些土豪。没想到我们这些牛粪砸在鲜花上,没把鲜花砸死,竟然砸得十分的旺盛。现在几乎所有的会所都有古琴,有沉香,有名茶。这样一种伟大乐器如果完全商业化,可能摧毁它的精神。

  王卓森说,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们自己动手做琴,琴与造琴者常年撕磨,心语琴音便相通了,人不在了,最后的琴声也就成了绝响,“因此,在遥远的古代,古琴是热不起来的!让古琴回到最初那最为纯粹的境界才是王道!如回不到文人中,就不可能得到发扬光大!”

  “古琴在前些年的断代,仅仅是毁了琴身。而近几年产业化的做法,则把琴魂都毁了。”曹量认为,古人“左琴右书,无故则不撤”,古琴过去跟文人士大夫紧密相随,现在的古琴如果没有回到文人世界,就没有真正的归属,“这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悲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时评
   05版:民生
   06版:都市
   07版:国内新闻
   08版:国内新闻
   09版:4G视窗
   10版:经济
   11版:国际新闻
   12版:副刊
   13版:文娱新闻
   14版:体育新闻
   15版:家居饰界
   16版:广告
古琴为什么火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
荒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