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公共账号未经批准
不得发布时政新闻
治乱象 护隐私 畅言论
国内新闻·综合
震后72小时
一幸存者被救出
还“朋友圈”
一方净土
刘汉刘维
终审仍判死刑
中国空军跟踪监视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8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朋友圈”
一方净土
 ———网信办发言人答记者问

  

 

  据新华社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对此,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

  问:《规定》出台后,微信公众平台中以发布时政信息为主的自媒体公众账号是否会被关闭?

  答:《规定》的出台,将有利于规范公众账号的发布行为。《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者无论以何种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都应当遵守服务协议,遵守“七条底线”。同时,《规定》还对时政类新闻的发布、转载提出了要求。因此,自媒体公众账号是否会被关闭,取决于其是否依法依规发布内容。

  问:有网民说《规定》将压制言论,您怎么看?

  答:恰恰相反,《规定》的出台有利于保护正当的言论自由。我们的网络空间不能成为杂乱无序、充满戾气的空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暴力、欺诈、色情、恐怖信息传播。自由和秩序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不能突破底线,妨碍他人自由。

  问:《规定》施行后,对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群组、朋友圈等功能有何影响?

  答:《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群组和朋友圈具有私密和公众双重属性。对用户的私密社交行为,《规定》明确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对用户通过上述功能向公众发布信息的公众属性行为,《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与用户签订协议,用户应按照协议约定遵守“七条底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万众一心 重建家园
   05版:民生
   06版:都市
   07版:国内新闻
   08版:副刊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
   11版:国际新闻
   12版:体育新闻
   13版:副刊
   14版:文娱新闻
   15版:家居饰界
   16版:文娱新闻
公共账号未经批准
不得发布时政新闻
治乱象 护隐私 畅言论
国内新闻·综合
震后72小时
一幸存者被救出
还“朋友圈”
一方净土
刘汉刘维
终审仍判死刑
中国空军跟踪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