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都市·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区镇新闻
 
标题导航
医院“哭穷”源于医保“藏富”
教育产业化是
幼儿园破墙病灶
老太嫌不开门骂晕公交司机 边救人边骂
“死了人就好办” 副县长该下课了
给谁干活谁付加班费
爱乐女子合唱团声乐培训班招生
补系统漏洞不能全靠银行
八旬老人万绿园义务教歌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评论
医院“哭穷”源于医保“藏富”

  

  新闻回放

  

  这几天,到浙江省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横溪卫生院)看病的患者都会看到一则通告:“病友同志们,我院被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扣款达1500多万,致药品采购受到限制。目前只能采购抢救药品和基本药物,造成看病更难,敬请谅解。”“公立医院也会‘哭穷’?”大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2月14日《钱江晚报》)

  从表面上看,这家公立医院公开“哭穷”,是在向当地的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讨债”;但从深层次分析,是医院在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发泄不满。这是因为,这个被寄于厚望的农村医保制度改革,由于相关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未能协同推进,导致医保本应在促进分级诊疗、控制医疗费用、防止过度医疗等方面的作用,非但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反而让医保定点医院陷入了“亏损”困境。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实行“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这也是农村医保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讲,这一制度确实能够起到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制度明显遭遇了“水土不服”。对医院全年的医保费用“一刀切”,往往会罔顾患者的实际情况,导致诊疗支出超过医保预付费用,造成医院亏损。“哭穷”的这家医院,就是典型一例。在实行“总额控制”后,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对这家医院少支付了1500多万元,正常的医疗服务难以为继。

  然而,改革带来的“阵痛”,不仅在这家“哭穷”医院身上得到了体验。“总额控制”制度,遭遇了不少医院或明或暗的抵制。由于医保资金使用大大超过“总额控制”底线,导致在全国许多医院出现了只收自费患者、不收医保病人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医患矛盾。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方面医保资金花不出去,一方面老百姓质疑医保报销比例偏低,而全国医保基金“结余”7644.5亿元。

  可见,公立医院“哭穷”,源于医保制度“藏富”。这显然背离了医保改革初衷,值得有关部门及各地反思。如果不彻底解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问题,单纯依靠控制医保支付比例,分级诊疗的目标很难实现,百姓也难得到实惠。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实行优质医疗力量向基层、向农村转移,引导患者理性就医、就近治病;同时,用活医保基金,促进医疗、医药、医保、患者等多方共赢。    □汪昌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区镇新闻
   04版:都市·动态
   05版:都市·现场
   06版:都市·关注
   07版:民生·互动
   08版:副刊·博阅
   10版:经济·综合
   11版:国内新闻·综合
   12版:国际新闻·综合
   13版:文娱新闻·综合
   14版:体育新闻·综合
   15版:汽车周刊·资讯
   16版:汽车周刊
医院“哭穷”源于医保“藏富”
教育产业化是
幼儿园破墙病灶
老太嫌不开门骂晕公交司机 边救人边骂
“死了人就好办” 副县长该下课了
给谁干活谁付加班费
爱乐女子合唱团声乐培训班招生
补系统漏洞不能全靠银行
八旬老人万绿园义务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