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专题

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讲真话进诤言 出实招谋良策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真话进诤言 出实招谋良策
——市政协2014年度课题调研报告建议摘要(一)

  在保护绿水青山良好生态环境下,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也是政协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陈小毛 摄

  编者按:

  在中共海口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为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

  去年,我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广泛调研,提出了300多个提案。不仅如此,市政协还组织委员、专家学者组成了8个课题调研组,深入调研,就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湿地公园体系建设提升海口生态环境品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我市主城区“村改居”工作、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海口国资国企改革等,形成了8个重要课题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为委员们的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并充分肯定了市政协课题调研的成果,在这些课题调研报告上,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

  市长倪强大力关心和支持委员们的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委员提案。市委副书记刘庆声也对委员们的调研工作作了具体指导。

  市政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的坚强领导、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市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结果,是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以及市政协领导班子团结奋斗、奋发有为的结果。

  欣逢我市“两会”即将召开,本报刊登市政协8个课题调研报告中的建议摘要,敬请关注。希望这些建议,能转化成加快海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本报记者 陈小毛

  A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处理好输血式扶持与造血式支持的关系,逐步实现镇域经济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此,为推进我市镇域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从“一镇一品”或“多镇一品”战略上谋划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要科学编制镇域经济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支持有条件的镇如10个中心镇先发展起来,建设经济强镇、特色小镇,成为海口的新名片,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各镇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要结合地域特点,找准产业定位,打破行政界限,加强区域协作,选择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做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并在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培植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动我市农村经济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农工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从推进优势产业成规模、上水平、形成产业链来打开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壮大规模。二是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社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构,不断增强农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三是建设农贸专业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美兰航空港,建设高档鲜活海产品和名贵热带水果、花卉批发交易市场,发展以仓储、加工业为主的现代物流配送市场和辐射全省的水产品、农副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围绕着热带作物和海洋资源,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农副产业深加工,培育镇域经济的增长极。四是加快镇域旅游化改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把生态休闲旅游作为镇域经济提档升级的主攻方向,依托各镇农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演丰红树林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珠崖郡遗迹、古村落和百里生态旅游休闲慢行系统等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开发田园观光、农家乐、捕捞垂钓等旅游产品,使乡村旅游成为海口经济的支柱产业。

  此外,还要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全民创业来寻找镇域经济发展的商机;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方面来破解城镇经济发展这道难题。当务之急是要用足用活国土资源部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20条政策,积极推进以土地资产化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土地这一宝贵的资源转化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进一步“强区扩权”、“强镇扩权”的运作模式上激发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从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形成支持镇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一是设立镇域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龙头企业、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二是整合政府可支配的资源要素和资产,通过组建为现代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国有投资公司,搭建起有效对接市场的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积极扶持特色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建基地、强龙头、育市场、创名牌,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镇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三是要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机构,开放小额贷款,通过贴息、融资、财政垫付等形式,增加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四是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发展生产开展的信用合作,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资金互助合作社,金融部门要优先贷款,并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五是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凡是不违反法律规定、财产权益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着力构建涉农金融业务新模式;从建立激励机制上提供镇域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真正在全市形成合力推进、携手共创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B

  加快湿地公园体系建设

  提升海口生态环境品质

  海口湿地公园体系建设的内容是指,海口应在建设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的前提下,重点建设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湿地公园和白水塘-沙坡省级城市湿地公园。此外,建设2-3个市级湿地公园——永庄水库湿地公园、南渡江入海口湿地公园;建设若干个区(县)级湿地公园——红城湖湿地公园、五源河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东坡湖湿地公园等。

  当前,重点建设东寨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就要重点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科学划分湿地功能区。将湿地公园划分为四个区:重点保护区、资源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研究服务区。

  2、合理营建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生态要素、景观要素、人文要素和交通要素等。

  3、充分挖掘景观特色。湿地公园最具特色的景观莫过于水、水生植物和动物以及以此为核心打造的休闲设施。

  4、强化湿地生态管理。一方面尽可能在水体湿地过渡地带设立保持一定区域的自然湿地生境为缓冲区;另一方面在有湿地生境的绿化中,植物群落的物种及其组成要与湿地生境的自然演替过程相符合。

  而白水塘-沙坡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原则。二是保护优先原则。三是民生为本原则。四是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原则。

  要重视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

  首先统一湿地管理,建立湿地保护的管理协调机制;其次,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有效遏制湿地退化趋势;第三,以水域功能区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湿地和水资源保护;第四,整治陆源污染,确保湿地公园所辖区域水质优良;第五,加快推进湿地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的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要妥善解决拆迁户的居住和生活生产难题。切实解决湿地公园失地农民就业。

  建设休闲游憩乐土。通过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湿地游憩廊道、配套湿地休闲设施、建设湿地展示体验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憩的理想乐土。

  在解决资金方面,可创新融资渠道,广泛筹措湿地公园体系建设资金。东寨港红树林是世界重要湿地,有条件争取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争取环保部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经费和中央财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争取省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等。还可在市财政预算中增加湿地保护经费。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

  海口湿地公园体系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避免过度房地产化。过度房地产化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将带来严重威胁,这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影响湿地景观;其次,侵占湿地生物生存环境;第三,产生灯光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源;第四,侵占湿地这一公共资源。

  2、避免过度保护。首先,保护湿地需要大量资金,过度保护会加重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过度保护使民众难以形成对湿地及其价值的充分认识,从而造成资源闲置,不利于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

  3、避免过度行政化。从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的实际情况看,湿地公园的所属、投入和管理都是政府行为。这种方式具有权威性,但容易出现“政府失灵”。

  4、避免完全市场化。湿地公园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内生属性,决定了湿地保护必然是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政府主导行为。因此,湿地公园建设,应该采用政府统筹湿地公园整体运作和有限市场化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完全市场化容易出现“市场失灵”。

  C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当前,面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中央对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片面追求速度增长,而是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改革创新、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发展壮大海口实体经济,就要遵循这一思路。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实体经济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由高速向中高速的阶段性转换。从中央扩大投资的资金投向看,主要是集中在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因此,建议我市要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总部经济和区域经济,及时调整第三产业比例,推动服务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我市政府资金,引导和放大社会投资,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稳定、工业发展扶持,鼓励金融业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扶持航运业发展、推进棚户区改造、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建设,为我市下一步刺激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完善体制,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以支持创新型、创业型、配套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为重点,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政策,解决企业项目审批、规划、用地、担保贷款、上市融资等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工业园区集聚。尽快研究出台企业占地与园区工业用地指标置换等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带。

  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

  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建议成立海口市发展实体经济领导小组,专责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要完善和加强工业园区的管理及引资力度。此外,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按照目前银行通行的贷款模式,中小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它们通常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因此,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重点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着手。

  创新融资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款。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相比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要充分发挥海口在海南的人才、交通和区位等优势,要花大力气尽快梳畅琼州海峡与内地的运输瓶颈。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理顺海峡两岸船运关系的同时,加大琼州海峡两岸的港口建设与船舶运输能力的提高。建议中期要尽快研究上马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或跨海遂道的建设,为海口市实体经济的更大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还要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智力保障。

  D

  加快推进我市

  主城区“村改居”工作

  “村改居”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农村发展到城镇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能让广大农民居民最终受益的举措。针对当前我市“村改居”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建议出台全市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村改居”工作的相关文件和政策,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村改居”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城市化的实质就是要把传统农民吸纳入现代化的体系中,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公正公平地对待农民,使他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普遍受益而不是继续受损,这应该成为一种指导思想,以此来设计土地补偿、拆迁安置、集中居住、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生活服务等一系列具体制度。

  实现从“外源式”到“内生式”的“村改居”。“外源式"村改居是指“村改居”在政府主导下、具有运动化形式的,进行由农村管理模式到城镇社区的改革。而“内生式”的“村改居”是指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结构、村民就业方式和文化生活需要等发展到城镇水平的条件下,由农村管理模式自然过渡到城镇社区管理模式。我们应弱化“村改居”外部主导性的特征,不断强化内生性的特征,促使“外源式”村改居模式逐步向“内生式”“村改居”模式转变。

  只有积极构建一个政府、村(居)委会、村(居)民的利益共享发展格局,才是逐步解决从“外源式”村改居到“内生式”村改居的根本转变。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资金短缺是“村改居”面临的普遍难题,要减轻“村改居”过程中政府和居委会的负担,就要弱化政府主导性的特征,强化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府职能社会化,借助市场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完成。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改革社区的投资融资体制,增加投资融资渠道,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社区的开发建设。

  原有集体经济的资产处置,要公平公正地量化到个人。“村改居”,必须将原有的村集体资产,如土地、资金、村属企业等等,从原管理者手中剥离出来,如何处理这一部分集体资产,也是“村改居”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一些地方的探索,“村改居”中集体资产的处置应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以集体资产公司制改造为主要形式,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具体可采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两种模式进行。

  在“村改居”工作中,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居民就业。政府应从居民就业的大局出发,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来有效解决企业因居民身份带来的劳动成本增加而不愿雇佣原“村民”的问题,鼓励企业安排“村改居”居民就业。而且还应予以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就业待遇。完善劳动就业培训体系和服务管理体系。各社区应“请进来”,不定期请行家里手为居民开展免费的劳动技术培训;“走出去”,多与企业建立用工联系,尽力抢占就业先机,扩大就业信息来源,并及时建立劳动服务站和劳动力就业信息库,服务于社区居民。

  此外,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海口市农村广大地区的各项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根本无法与城镇相比。因此,在我市“村改居”工作中,应履行政府应尽职责,确保财政对公共管理和公共设施的支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专题
   03版:专题
   04版:要 闻
   05版:要 闻
   06版:都 市·现场
   07版:国内新闻·综合
   08版:国际新闻·综合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 济·热点
   11版:体育新闻·综合
   12版:文娱新闻·综合
   13版:汽车周刊
   14版:汽车周刊·资讯
   15版:汽车周刊·资讯
   16版:汽车周刊·资讯
讲真话进诤言 出实招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