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纪念 抗战胜利7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双创

03版
双创
 
标题导航
向着伟大胜利,敬礼!
巡视“利剑”,更准更快更灵活
公告声明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8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着伟大胜利,敬礼!
——写在“8·15”日本无条件投降70周年之际
在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彩排中列队行进(5月7日摄)。 新华社发

    8月15日,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穿越历史的沧桑,一个响亮的声音宣告:胜利!

    这胜利异常艰辛——长达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付出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

    这胜利淬炼真金——惊涛骇浪淘洗沉浮,中国共产党如同中流砥柱,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这胜利光耀千秋——百多年来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一扫而空,中华民族迎来从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

    这胜利世所敬仰——中国的持久抗战,改变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而永载史册。

    今天,向着伟大复兴昂首迈进的中华民族与全世界尊重历史、捍卫和平的民族并肩而立,向着这伟大的胜利,敬礼!

    向着胜利敬礼,是中国人民对抗战先烈的无限缅怀

    肃立凝望、庄严敬礼--每次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老兵戴启惠都要在《铜墙铁壁》雕塑前重复这个“必需的步骤”。

    2015年7月8日一大早,90岁高龄的戴启惠和一批抗战老战士、抗战将领遗属参观了《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

    1945年8月15日7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经过约定,在相同时刻分别发布了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公告。

    这一天,重庆,人们涌上街头、奔走相告;延安,军民敲锣打鼓、点燃火把;欧美同盟国军民,欢声雷动、纵情拥抱。历史的镜头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胜利者,用含泪的笑容迎向胜利的朝阳。

    “牺牲的战友没能看到这一天。我很想念他们,我要向他们敬礼。”70年过去,那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旦夕的战争,仍令九死一生的老战士心绪难平。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讲述那段深植国人心中的历史记忆。

    此时此刻,向着胜利敬礼,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无数英烈的无尽哀思。

    此时此刻,向着胜利敬礼,是让后来者知晓,历史的命运必须自己掌握。

    此时此刻,向着胜利敬礼,是一个时代对过往的最好告慰。

    一个屡遭挫败的民族,可能赢得同情,但很难获得尊重。十四年抗战,我们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霸道横行。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迎来历史的机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向着胜利敬礼,是中华民族对抗战精神的铭记传承

    8月1日早晨9时整,北京市昌平一中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列队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行队礼。他们登上“先锋岗”,用“执旗肃立”的方式向先辈致敬。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首都北京的少先队员以神圣仪式,铭记苦难的历史,沐浴胜利的荣光,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揭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就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抛下襁褓中的孩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牺牲前写下的家书,世代传颂……

    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坚守上海的“八百壮士”……前仆后继的血肉之躯,铺筑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顽强不屈的钢铁意志,书写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精神的感召惊天动地。

    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国会图书馆保存着一批珍贵的照片,向世人展示着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极少有鞋穿”“瘦得不成样”的中国士兵身负重伤,蜷缩在地仍握紧武器;有的年过花甲,肩挑背扛运送粮食弹药;还有很多送丈夫、儿子上战场的妇女,通宵达旦赶制军服……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主任任天佑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讲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胜利,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向着胜利敬礼,是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不朽的勋章

    “乌拉!乌拉!”2015年5月9日,伴着俄罗斯军民山呼海啸的胜利呐喊,由102名官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行进在莫斯科红场。习近平主席起身向他们挥手致意,俄罗斯总统普京肃立向中国军人行注目礼。

    “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前夕,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回顾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为中国赢得了广泛赞誉。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毛泽东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做出的战略判断,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

    世界永远铭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开战时间最早——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独力抗击日本侵略,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

    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长达14年时间。

    付出代价最大——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总人口约20亿,中国占近四分之一;3500万儿女伤亡、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牵制日军主要兵力--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人,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总数的70%以上。

    世界永远铭记,中国抗战为扭转乾坤立下不朽功勋:

    苏联元帅崔可夫说过,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英国首相丘吉尔坦言,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腾出手来。

    美国总统罗斯福则表示,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时间内,怎么顶住日本的野蛮进攻,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向着胜利敬礼,是面对历史的沉思,更是面向未来的宣示

    再过20天,世界的目光又将聚焦中国、定格北京--2015年9月3日,中国将首次举行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式。

    70年前的胜利,是全人类对和平的共同坚守,终结了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敲响了祈愿未来的和谐钟声。

    “结束战争,乃是战胜国的权利、荣誉和力量的显示。”《日落时分:日本投降全纪录》一书这样记述:正式和有效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标志,不是日本天皇发布诏书,而是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的公告。意大利投降是由盟军宣布的,德国投降也是由盟军宣布的……所以,才有了中、美、英、苏四国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历史一刻。

    70年前的胜利,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

    70年过去,面对战争罪行,唯有虔诚忏悔才能赢得宽恕。

    70年过去,拷问人性良知,墨写的谎言终究遮不住血写的历史。

    连续修改历史教科书,矢口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暴行,首相及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政府强推新安保法案,意图修改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的和平宪法……日本右翼势力种种行径,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威胁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践踏世界人民期盼和谐的美好愿景。

    70年过去,传递共同心声,历史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前,鲜花和蜡烛堆积成山;在以色列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悲彻的鸣笛声刺破苍穹;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迟暮的幸存者仰天垂泪;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纪念馆,健在的老兵立正致礼……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正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向着伟大的胜利,敬礼!让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进军!

    (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双创
   03版:双创
   04版:双创
   05版:双创
   06版:都 市·综合
   07版:国内新闻·热点
   08版:副刊·文化
   09版:今日热读
   11版:纪念 抗战胜利70周年
   12版:国际新闻·热点
   13版:副刊·博阅
   14版:体育新闻·综合
   15版:家居饰界
   16版:文娱新闻·综合
向着伟大胜利,敬礼!
巡视“利剑”,更准更快更灵活
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