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副刊·闲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3版
贵阳厦门文明观摩行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南北之争
哲理 闲画
烛光
农民贵族
要价
签名
吃客
给家人的微情书
最后的独立团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10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北之争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是牵涉到南北两家、上下三代人的家事,弄不好会得罪两家亲戚

    ■ 邹林海

    一位乡下远房亲戚,儿子大学毕业后进城工作,娶了个东北媳妇,生了个胖小子。谁料,孙子刚满两周岁时,一对亲家就为带孩子起了争执。因为两家都是独生儿女,对这孙子就特别看重和珍爱。

    双方的争执是在孙子满两周岁的生日宴上发生的。亲家母提出:这次要带外孙回东北,并打算把孩子带到6岁上小学时,再送回南方来。孩子的奶奶一听急了:“这可不行,孩子这么小,你们东北天气太冷,他不适应,容易生病的。”

    亲家公立即反驳:“你们都带两年了,也该我们带带了,我们都退了休没事做,生活寂寞,带外孙让我们乐和乐和。至于气候,孩子小更容易适应,我们会照料好的,请你们放心。”

    对于岳父母的要求,女婿不同意,女儿也不赞成,理由是:孩子不能离开父母生活。对此,岳父不以为然:“据我所知,你们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娃儿半岁时你们就把他送到乡下公公婆婆家了,怎么我们带就不行了?”岳母更是振振有词,言语之间似有责怪之意:“孩子放在乡下带,条件不好,成长环境有问题,我们在城里带,对孩子有好处,我们必须带几年,你们就别争了……”谁料话未落音,婆婆就不高兴,嗓门也提高八度:“呵呵,原来是嫌我们乡里人啊,瞧不起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时两亲家公几乎同时站了起来,情绪很是激动。

    原本高高兴兴的生日宴,为带孙子的事弄得两亲家剑拔弩张,不欢而散,这又何必?我赶紧打手势让两亲家公坐下,说:“你们都别争了,听我说几句好不好?”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是牵涉到南北两家、上下三代人的家事,弄不好会得罪两家亲戚!我顿感责任重大。

    我沉吟片刻,说:“其实你们都是好心肠,都是为了孩子。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孩子在六岁上学之前,双方老人轮换各带半年,夏天北方,冬季南方。这样起码有三个好处:一是南北气候让孩子转换适应,冷热锻炼,对身体很有裨益;二是城乡转换生活,既接触城市繁华时尚之风貌,又沐浴乡土纯厚质朴之气息,对孩子成长大有好处;三是有利于双方老人,既享受天伦之乐,又可在接送孙儿时顺便旅游一次,领略南北不同的风光美景。四位老人为工作为儿女操劳了大半辈子,从没外出旅游过,世界这么大,你们也该去看看,正好可以趁接送孙子的机会,到各处走走看看,岂不是一举两得之美事?”

    话音刚落,做女婿的第一个击掌赞成,此时北方亲家公也频频点头:“这样行,我看是个好办法。”北方亲家母高兴地说:“这办法还真是不错。不过,第一轮也不用亲家来接,我们送孩子时,正想逛逛山清水秀的南方景区哩,什么张家界金鞭溪呀,凤凰吊脚楼呀,石牛寨沱龙峡呀……”

    南方亲家公说:“好呀好呀,到时候我全程陪同,让亲家玩得高兴,哈哈哈……”

    南北两亲家的争执就此化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3版:贵阳厦门文明观摩行特别报道
   04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5版:民 生·服务
   06版:经 济·热点
   07版:国内新闻·综合
   08版:国内新闻·热点
   09版:国际新闻·综合
   10版:副刊·闲情
   11版:体育新闻·综合
   12版:文娱新闻·综合
南北之争
哲理 闲画
烛光
农民贵族
要价
签名
吃客
给家人的微情书
最后的独立团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