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健康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双创新闻
 
标题导航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荣获全国首批 “母婴友好医院”称号
让一乡镇医院蜕变为国家二甲医院
“候鸟”老人健康 重回到三亚
中风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一乡镇医院蜕变为国家二甲医院
市人民医院携手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实施“海南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项目
“大手牵小手与八年崛起”研讨会上领导人签约。
海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在为病人行股骨头置换术。
对口支援方便当地患者手术治疗。

    时间回到8年前的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携手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始实施“海南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项目。缩小了城乡医疗服务差距,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自项目开展以来,海口市人民医院共派出10余批共56名各学科专家支援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倡导的“讲一堂课、查一次房、做一台手术,带出一支优秀医疗团队”的“四个一”工程的正确指导下,各学科专家尽心尽责传帮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

    临床教学、技术培训、查房、操作示教、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使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取得了长足进步。医院学科建设迅速发展、临床能力逐年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有力,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乐东分院完成了从中心卫生院—县级人民医院华丽蜕变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 

    重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

    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非常重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作为受援单位,医院领导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为确保受援工作的有效开展,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积极主动与海口市人民医院商讨受援工作计划。两院领导及部分科主任多次交换到对方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根据乐东分院的技术、设备、人才梯队和业务工作发展实际需要,在认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协商明确制定了受援内容。

    自2007年以来,医疗支援专家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积极帮助健全各类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例如主任医师郭祥、副主任医师韩贵宾开展的股骨头置换术,副主任医师聂明朝主持的阴式全宫切除术,副主任医师张冲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邓洪副主任医师负责的眼科各类手术、李海亮副主任医师完成的鼻内镜鼻咽癌检查、周艳辉、王丹珠副主任医师分别带教完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等。     

    医院受援以来,支援医师在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对口专业科室开展临床诊疗工作,为疾病诊疗提供技术指导并参与日常业务工作。“共编写规章制度6万余字,教学查房240次,授课65次,支援人员在医院共开展手术1463台次,其中示教手术20余次,新技术引入16项,每年阅片200余次,通过帮扶,院诊疗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高。”邢主任介绍时说到。

    支援医师不仅直接参与本专业业务工作,并在相关科室范围内组织临床教学查房、业务讲课或操作指导,海口市人民医院派驻的专家就“医院管理”项目开展业务讲座20余次,培训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医院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除此之外,支援医师还积极参加科内及相关科室的会诊和病案讨论,共参与各种会诊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169次。     

    培养专业人才 提升医疗水平

    医学领域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海口市人民医院的对口互动,积极开展“回炉行动”,定期选派中青年业务骨干到海口市人民医院学习跟班,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截至2014年底,已先后有15批136人次学成归来,把先进的医护技术带回到分院,在业务领域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医院的学科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水平和特色,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而且与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也密切相关,如何打破传统的农村办医模式,转变农村基础医疗思维,加速优势专科建设是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在支援专家队伍的精心指导和无私帮扶下,逐步完成了专业学科的整合分科建设,先后创建了急诊科,普通外科、创伤骨科、重症监护科(ICU),中西医结合科、消化内科、口腔科、神经外科等二级临床科室。通过资源的整合,强化激励措施,培育院内重点学科,形成拳头学科群,带动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医疗质量发展是构成现代医院的首要要素,没有技术的进步就没有医院的未来。几年来,援医专家狠抓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三基三严”训练,突出核心制度的落实,选择适合分院发展的员工进行专项技术培训,激励他们应对挑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向前发展的空间,促使员工的技术进步与医院共同发展,应用多学科诊断技术逐渐成熟。促进了地区医疗技术的革新,在支援专家的传帮带下,分院已经基本掌握应对心肌梗塞,脏器复苏,气管建立与管理,全麻骨关节置换,断肢再接,乳癌切除,肝胆手术,阴式全宫切除术和高危孕产妇及急性中毒等重大危、重、急抢救技术,有16项技术的应用填补了乐东县医疗技术的空白,其中EMSS优势体制、阴式全宫切除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溶栓术等四项技术达到了地区同类先进水平。为实现卫生部提出的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病不跨县”的目标夯实了基础。

    对口支援 让当地老百姓受益

    通过援医专家的不懈努力和分院的积极配合,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全年业务收入6650万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11.5%,门诊人数176931人次,同比增长9.1%,急诊人数39389人次,同比增长28.9%,住院人数12516人次,同比增长16.9%,手术台数:2121台,增长7.6%,病人平均住院日5.8天,与去年持平,基础护理合格率>95%,无菌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口支援工作的建立和发展,让农村广大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安全、快捷、价廉、有效的省城医疗服务和先进的医疗设备需求,为病人节省各项医疗、交通、探视等费用达45%。

    以患有右膝软骨母细胞瘤的九所镇乐罗村13岁的一名女患者为例,患者在外地咨询的医疗费用高达1.5万多元,因经济困难而转回乐东分院治疗。该患者在分院包括手术在内的所有医疗费用仅为4812元,为患者减负约1万元的医疗费用。

    近几年来,乐东县人民医院在CT、DR、B超等辅助检查项目上实行优惠,对三无人员、低保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的医疗费用减免,累计减免、优惠各项检查治疗费用达360万元之多。医疗对口支援切切实实地缓解了乐东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项目惠及广大群众。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的帮扶下,在当地政府、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乘着“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力海口市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巩固和发展帮扶成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创建政府更放心、人民更满意的医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双创新闻
   04版:国内
   05版:国际
   06版:文娱
   07版:健康专刊
   08版:专题·聚焦海口现代农业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荣获全国首批 “母婴友好医院”称号
让一乡镇医院蜕变为国家二甲医院
“候鸟”老人健康 重回到三亚
中风预防比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