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专题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科协去“四化”服务创新驱动
娄勤俭任 陕西省委书记
上海迪士尼乐园 门票销售今日启动
让科协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
雅砻江将建风光水互补 清洁能源基地
“百名红通人员” 张丽萍回国自首
互联网金融迎来“合规元年”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6年3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细则相继出台 全方位监管逐步到位
互联网金融迎来“合规元年”
“捞金” 新华社发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3月25日成立,草根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终于有了全国性的自律组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加速落实。

    从号称“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开始,人们普遍享受着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也眼见着其中的泥沙俱下。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互联网金融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特色的同时,金融风险也在集聚。随着全方位监管逐步到位,互联网金融正迎来“合规元年”。

    异常火爆

    火爆“异常”

    火爆,异常的火爆。恐怕没有别的词更能形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蓬勃态势。

    猴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达4.2亿人,收发总量超过80亿个;春晚几小时内,超过1亿人通过支付宝“咻”走8亿元红包。

    如此“红包雨”,靠的正是互联网支付几何级速度的普及。不仅如此,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也发展神速。仅一个余额宝,短短两年半时间,用户数已占到全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资金余额已与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相当。

    而P2P网贷的交易规模连续以3倍左右的速度增长,从2013年的1000亿元出头飙升至2015年的近1万亿元,注册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000万左右。

    资本蜂拥而入。“京东金融”年初刚获得66.5亿元融资,“陆金所”又宣布完成约80亿元B轮融资……一个个数字,令全球资本市场惊叹。

    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繁荣火爆中,却蕴藏着种种异常,需要引起警惕。

    一些房地产、钢铁、制鞋、采矿等原本和金融“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这两年也都纷纷“转战”互联网金融。一家金融央企负责人坦言,原本设网贷平台只为解决自身小贷板块的资金来源,没想到钱“哗哗”地进来,吸金规模远超想象。

    更令人担忧的是,几乎一夜之间各大城市冒出了诸多装修豪华的理财投资公司、财富管理公司门店,超市、小区门口不时有“理财师”推销,打着“网络理财”旗号,到处送米送油宣传保底收益18%、20%,一些不明就里的大爷大妈倾囊投入。

    “太多形形色色的公司,给自己贴上了‘互联网金融’标签。说‘套利’都是轻的,有的就是‘披着羊皮的狼’。”网贷平台“积木盒子”CEO董骏说,市场乱象的结果就是给经济加杠杆、吹泡沫,让老百姓受损失。

    部分公司背离普惠金融 监管滞后缺位

    在余额宝成功逆袭后,各种“宝”类产品蜂拥而至。“e租宝”打着“网络金融”旗号,事实上95%的项目都是假的,非法集资500多亿元、涉及约90万名投资人。

    今年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记者会上表示,“e租宝”打着互联网和P2P的幌子,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立案查处,正在追缴资产,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2月13日公安部组织建设的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正式启用,首先对“e租宝”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的投资人开放。

    金融风险的突发性和外衍性再一次残酷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专家指出,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集中暴露在P2P网贷等领域。春节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明确把P2P网络借贷列入要密切关注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新的高发重点领域。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网贷运营平台达2595家,一年增长了上千家;与此同时全年问题平台达896家,是上年3.26倍。

    “一个行业有三分之一公司出问题,需要深思。”一位互联网金融企业高管直言,互联网金融如果无底线发展,终将劣币驱逐良币,把行业引向死胡同。

    “实体经济困境重重,到哪里找那么多优质项目,能够承受那么高的资金成本?”有网贷行业高管感叹,网贷平台来钱太多太快,经营者很容易迷失方向。

    “当务之急是区分李逵和李鬼。”“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说,倒闭的网贷平台中,大约四成是纯骗钱的:老板是谁不知道,办公地址和营业执照是虚拟的,上面的融资项目信息和图片也都是从网上扒来的。而真的P2P网贷必须线上经营,信息真实公开,平台不碰钱,客户的钱直接投到项目上,风险自担。

    除了骗子横行,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存在着急于“扑风口”、过于看重规模扩张、缺乏风险控制能力和可持续盈利模式等突出问题。

    “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重电商思维,轻金融本质;重品牌宣传,轻投资人教育;重资金端,轻资产端。”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有的大量“烧钱”揽客,有的一味抬高投资收益率,不仅背离了普惠金融的定位,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风险。

    急于“扑风口”的还包括部分投资者。不少人在高收益的刺激下,对风险心存侥幸。

    在累积的问题、急迫的心态面前,给予准绳、适时纠偏的监管却滞后缺位。互联网金融能有今天这样蓬勃的发展,得益于前几年监管比较包容。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监管滞后性也导致风险充分暴露。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第一位的是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如果没有标准没有红线,很容易把非法集资包装成互联网金融欺骗百姓。加强监管不是限制互联网金融发展,而是把‘脏水’和‘孩子’区分开来,泼掉脏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监管不是冬天的肃杀

    合规是春天的萌发

    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催生了互联网金融全面监管时代的到来。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上表示,针对互联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加强监管和自律,还要专项整治,以助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被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年,关注重点已由“促进”转变为“规范”,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合规发展之年。

    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正紧锣密鼓。继十部门去年年中联合发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互联网保险、网络支付的监管细则也相继出台,P2P网贷监管细则结束了征求意见,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监管规则正在研究制定中……

    一条条新规、“红线”直指要害:为防止网贷平台卷款“跑路”,要求资金由银行存管;为防范平台自融、非法集资,要求网贷平台定位于信息中介性质;为防范盗刷和挪用,个人网络支付账户根据风险不同设定了不同交易额度。

    随着监管细则相继出台,监管逐步全覆盖,行业发展环境处在重大变化之中,互联网金融正迎来“合规元年”。

    “合规有个过程,整改对行业来说需要度过阵痛期,很多公司要面临从里到外的改造,一些不合适的商业模式可能会淘汰,一批伪金融创新企业免不了出局。”“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说,在此过程中,监管越来越清晰明确,行业越发自律令人信任,投资人投资心态更成熟,才能将互联网金融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大会上明确提出,希望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规范发展,公平竞争,防范风险,善用社会各界的良好期望和支持,向社会展现互联网金融业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对于真正致力于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的主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而言,即将到来的不是冬天的肃杀,而是春天的萌发。”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专题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要 闻·11省区市艺术家海口采风创作三角梅
   06版:双创新闻
   07版:双创新闻
   08版:社 会
   09版:国内新闻
   10版:国 际
   11版:专版
   12版:国 际
   13版:经 济
   14版:体 育
   15版:汽车周刊
   16版:文 娱
科协去“四化”服务创新驱动
娄勤俭任 陕西省委书记
上海迪士尼乐园 门票销售今日启动
让科协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
雅砻江将建风光水互补 清洁能源基地
“百名红通人员” 张丽萍回国自首
互联网金融迎来“合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