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双创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双创新闻
 
标题导航
隆盛宝地龙舌坡 古朴典雅新容颜
家园变美 百姓更幸福
背街小巷如何做实“里子”
关于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 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公告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6年6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盛宝地龙舌坡 古朴典雅新容颜
▲龙舌坡古香古色的立面改造充满文化气息。
▲改造后的龙舌坡农贸市场地面干净整洁,摊位划分有序。
▲“门前三包”已经成为市民的习惯。

    现场直击

    相传老海口城南门外卧有一条龙,地处斜坡的龙舌坡因像龙舌而得名。仅凭这一传说已经尽显龙舌坡的魅力,然而经过“双创”以来的蝶变更新,这条沉睡的卧龙浑身一颤,再次焕发出了新活力。5月31日,本报“记者巡街”栏目全媒体报道组走进老街龙舌坡,这里干净整齐的街道、古香古色的立面改造及充满文化气息的宣传栏,让人感受到“双创”模式下的龙舌坡巨变!

    □本报记者 陈延鹏/文 张俊其/图

    A

    气贯隆盛的“宝地”

    “龙舌坡是海口的一条老街,在过去颇具名气。”市民陈达虎对这条老街再熟悉不过,他在龙舌坡社区居住多年,通过一些老人的介绍和翻阅资料得知,龙舌坡正处老海口南门外的龙头中舌上,是一处山坡,这里自古就是南门人心中的风水宝地。

    龙舌坡地势高,气贯隆盛,所以至今,这里的商业氛围仍然很浓。据了解,自建省初期,这里就聚集了许多海南各市县和广东徐闻一带来此做生意的人,街头上餐馆、商行、茶店、药铺应有尽有,如今这里有许多正宗的海南传统小吃,是海口广为人知的美食街。而且因为地势高,每当台风暴雨时,龙舌坡人总能悠闲地在屋檐边煮水喝茶。

    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龙舌坡的发展也一度滞后,老旧的街道上杂乱无章,甚至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陈达虎介绍,“双创”前的龙舌坡虽然还算热闹,但卫生环境和秩序很糟糕,每到傍晚人流密集时,整条街道拥挤不堪,电动车、小轿车和人流混杂在一起,已和城市的新兴面貌严重脱钩。

    B

    用行动诠释“双创”为民

    去年“双创”工作全面开展后,美兰区政府、海府街道和龙舌坡社区居委会干部下沉社区,一时间街道卫生秩序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靠监管治理出的效果治标不治本,各种乱象总是反弹。

    居委会网格员陈冬红介绍,刚开始经营店主和居民认为这是面子工程。为了能够让大家理解和支持,街道干部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逐户宣传教育,并带头上街扫除,渐渐地聚拢了大家的心,使得很多人由抵触变理解,街道上的卫生秩序渐渐有了起色。

    “‘双创’是一项惠民工程,如何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才是‘双创’之本。”龙舌坡社区居委会主任肖师孟介绍,为了彻底改变龙舌坡窘境,他们决定从为民、便民入手,针对电动车乱停放时常造成交通拥堵问题,龙舌坡社区采取划线停放方法,社区工作人员实行“三级联巡制”,及时有序地劝导电动车有序停放。

    同时,对坑洼破损的路面进行改造,设置盲道;对沿街铺面、墙体不洁问题,进行全面大清洗,重新统一喷漆,并把沿街铺面统一装修风格、统一更换招牌,路两边的店铺招牌镶嵌上朱红色镂空的“龙形”图案,两家店铺之间隔离杆留白处点缀上了梅兰竹菊的墙画。

    “没有‘双创’就没有今天的环境!”龙舌路店主顾堡铭深有体会地说。

    C

    端庄典雅焕发新容颜

    如今的龙舌坡社区已经彻底变了样,从和平南延长线进入龙舌路,全新的水泥路面宽敞整洁,白色实线和黄色虚线笔直清晰,人行道上的彩色地砖清洁如洗。整条街道上无一占道经营,整齐划一的直观感受令人舒畅。

    1100米长的龙舌路经过立面改造后,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沿街数百家店铺统一为朱红色的木质招牌,店门也全部是古式的立体风格。养天和药房店长陈少玲说,以前大家都是钢结构上面蒙盖类似水洗布材质的招牌,不仅大小不一、设计简单,而且样貌五花八门,显得很乱。

    除了招牌的统一规范,每家店铺还按照徽派建筑风格进行了统一改造。以前突兀的店门前多了一道门廊,与骑楼老街类似,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平添了一道景致。

    走在如今的龙舌路上不亚于去逛商业景区的仿古街道,青砖黛瓦写尽岁月的沧桑,花鸟山川集自然之灵气,眼前的街道既典雅美观,又蕴含了风俗文化。整体的立面改造还深入到了背街小巷,在龙舌路30号,院内的墙壁统一刷新,门前原本只是一面普通的墙壁,如今却成了一幅鸟语花香、藤萝缠绕的美景。

    D

    农贸市场干净敞亮

    沿着龙舌路向东一直通往海府路,人流最密集的龙舌坡市场就位于拐角处。走进市场,第一感觉就是规范和卫生,市场前留出一个小广场,摊主和购物市民的电动自行车整齐地停成两排。市场内的摊位横纵分布,每个摊位间留有宽敞的过道,过道中间铺设石板,两边是多孔的不锈钢排水设施。

    摊位由清一色的白色瓷砖和不锈钢板做成,摊主们将货物整齐堆放。每个摊位前都很干净,不论是地面卫生还是通风环境,均让人感到整洁舒适。

    逛龙舌坡市场时,明显感受到一股南国风,这不仅因为热带水果、时新海鲜和各类蔬菜等产品齐全,还源于市场的标牌设置独具风格。在各摊位的上方,设置着令人醒目的绿色招牌,上面印有蔬菜水果等本地特产,这种设置也十分利于市民选购。

    市场内的活禽隔离宰杀也十分规范,这块区域被单独设置在市场的东北角,并由玻璃门完全阻隔,避免了对外面蔬菜和肉类被污染的几率。活禽区内的白色地板擦得干干净净,装禽类的不锈钢笼崭新锃亮,笼内粪便被及时清理,地面还有单独的排污设施。

    记者巡街

    5月31日晚,本报“记者巡街”全媒体报道组第九站来到龙舌坡路,感受“双创”后背街小巷的变化,本报全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截至6月1日零时,“记者巡街”话题阅读量已突破666.2万,网友转赞评论2774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双创新闻
   04版:专版
   05版:专版
   06版:专版
   07版:双创新闻
   08版:要闻
   09版:尚游周刊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社会
   13版:经济
   14版:体育
   15版:教育
   16版:教育周刊
隆盛宝地龙舌坡 古朴典雅新容颜
家园变美 百姓更幸福
背街小巷如何做实“里子”
关于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 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