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关注2017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关注2017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勠力同心聚合力 稳中求进开新局
人类命运中的中国担当
“热”起来还要“传”下去
将长江江豚保护 级别提升为一级
故宫保护措施亟待 上升至法律层面
从增速大幅下滑到阶段性“筑底”
关于送达《海南省道路运输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关于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的公告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3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起来还要“传”下去
——代表委员把脉传统文化热
2月24日,一些读者在上海书城内选购书籍,古典文化书籍成为上海热销书。 新华社发

    传统文化热潮涌动,两会上有关“传统文化复兴”的话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传统文化回归彰显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底蕴不曾消亡。”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说,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认为,传统文化从“冷”到“热”,体现了文化自信,崛起的中国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意识。

    “复兴”不是简单“复古”

    什么才是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提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爱诚孝仁、崇德向善的伦理观念,比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口头文学和传统工艺,比如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

    为充实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多地中小学在开学第一课中增添了吟“经典”、学“民俗”的内容。今天,不少中小学的德育课上将课程内容与传统美德、传统节日等相融合,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当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完全复古,是当代精神与古典趣味的融会贯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说。

    传统文化“热”如何贯穿教育融入生活

    不久前,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

    礼敬优秀传统文化,植于心见于行。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命题,教育和传播是关键。

    潘鲁生委员建议,首先要加大学术层面的研究力度,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项研究基金,统筹规划研究领域,为国民教育打好基础。

    高毅进代表认为,要充分利用媒体、公共空间等传播平台,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表达方式,理直气壮地大力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在全社会形成礼敬传统文化的风气。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人物,决定了教育的品质。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还强调了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他建议,加强对全国1500万名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感情、认知和相关能力,从而助力传承发展工程的顺利实施。

    (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关注2017全国两会
   04版:关注2017全国两会
   05版:国际
   06版:专题
   07版:健康专刊
   08版:体育/文娱
勠力同心聚合力 稳中求进开新局
人类命运中的中国担当
“热”起来还要“传”下去
将长江江豚保护 级别提升为一级
故宫保护措施亟待 上升至法律层面
从增速大幅下滑到阶段性“筑底”
关于送达《海南省道路运输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关于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