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春雨飞满天
海口有位守坑叔
穷风俗
美才女
海口诗抄(三首)
请 坐
闲散与绝色之美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5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 坐

    甲骨文里有个字,像一人跪在席子上。这字有的学者释为“跪”,有的学者释为“坐”。有的学者干脆折衷,说是释为“跪”或者“坐”,都可以,因为古代人坐就是采取今天的跪式,屁股压在自己的脚跟上;如果抬起屁股,身体就陡然高了几寸,叫长跪。现在日本人,如果住和式房间,还是采用跪式坐法,大概就是从中国学去的。想看看古代中国人的坐姿,可以参观日本。

    所以啊,古代本来没有椅子这种家具,都是坐在席子上。但很累,想找个靠垫怎么办?就有一种家具,做得像现在椅子靠背一样,叫“隐几”。在古代,“隐”是“凭靠”的意思,和现在的“稳”是一个词,“隐几”就是“稳几”,稳定身体的茶几。当然,木头做的“隐几”,靠着硬邦邦的,并不舒服。贵族老爷们就做一个囊,往里面塞满细软之物,靠着就舒服了,像现在的沙发背,叫“隐囊”。我很奇怪,后来中国人普遍坐椅子的时候,怎么没人把整个椅子都改成“隐囊”这样的,那差不多就是现代的沙发了。当然,沙发里面有弹簧,这是古代中国人没有彻底解决的一项技术。

    既然坐在席子上,室内的清洁肯定要做好的,不能随地吐痰。我小时候在家里都随地吐痰,乡下人嘛。家里无论厅堂还是卧室,地都是本色的土,感觉把痰吐在土上,天经地义,吐完后,脚尖一拨,拨起一层土,盖在痰上,也不存在卫生问题。再说那时乡下空气好,其实也出产不了什么痰,倒是饭粒和汤汤水水洒在地上的较多。我想,如果我们保持了祖宗坐席子的传统,泥巴地多少也要夯筑一下,没准还是要铺上地砖的。一个民族的卫生习惯,真的和生活方式关系很大啊。

    有一点必须强调,古代人很讲究,跪坐的席子,要分两层。下面一层叫“筵”,上面一层才叫“席”。《诗经》里有一句诗,叫“下莞上簟,乃安斯寝”,意思是,下面垫上一层莞筵,上面再铺上簟席,就可以坐上去,举办“爬梯”了。莞是一种草,草做的席子,多少粗糙些,所以铺在下面;簟主要是竹子做的,要细腻些,铺在上面。筵就像宾馆的地毯,要把房间铺满,不留一点空隙;席则像座位,随人而设。如果是举办“爬梯”,几个人坐一排,就共同坐在一张长席上,一般一张长席,可以坐四个人,有规定不能随便把手肘横起来,否则会妨碍别人,可见坐得还蛮挤。

    像现在农村聚餐还讲尊卑之位一样,那时四个人坐一个席子,必须让最年长的那位坐在席首。如果正好五个人呢,就不能再挤着坐了,让最年长那人,一人独坐一席。能独坐一席,那是很大的荣耀。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下令,让司隶校尉在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分别独坐一席,号称“三独坐”,以示荣宠。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养了很多门客,有一次带着一伙仆从和门客去拜见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的管家给卫青的仆从门客安排坐在一起吃饭,其中两个门客,一个叫任安,一个叫田叔,自以为才华横溢,不屑跟寻常仆从坐在一席,各自拔出腰刀,把席子割断,表示自家不是凡庸之辈,应当独坐一席。平阳公主的管家脾气也太好,要我,非控告他们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破坏公主家的财物,扰乱治安,送进大牢不可。当然,如果我看了史书,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任安和田叔两个人,后来确实官当得很大,比我这个平阳公主家的管家大多了,都是我惹不起的人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双创新闻
   05版:双创新闻
   06版:社会
   07版:经济
   08版:国内
   09版:国内
   10版:国际
   11版:副刊
   12版:文娱/体育
春雨飞满天
海口有位守坑叔
穷风俗
美才女
海口诗抄(三首)
请 坐
闲散与绝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