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秀英贫困户吃上“技术饭”
海口将试点 互联网电子处方
龙华培训脱贫致富 电视夜校辅导员
高铁桥试验段首次投放100条乌鱼
龙华排查学校 周边安全隐患
水电桥一体化泵站主体工程完工
保护生态环境
琼山集中整治 校园周边环境
高考渐近,家长和考生如何化解焦虑
海口景区 设立涂鸦墙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5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冲刺2017高考
高考渐近,家长和考生如何化解焦虑
■遵循学习规律 ■正确看待测试 ■创造和谐氛围 ■彼此放松身心

    面对高考,部分家长和考生如临大敌,特别是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给孩子增添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那么,在剩下的短短半个月里,家长和考生如何把心态调整至最佳状态,坦然应考?就此,海南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惠君支招:别把高考当成天大的事,四招轻松化解压力。

    □本报记者 吴思敏

    第一招:遵循学习生活规律

    “很多孩子总想着反超,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这样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因此,考生一定要放下焦虑,遵循学习生活规律。”李惠君老师从事心理教育多年,总结发现考生在每次测试成绩公布时心理状态最为焦虑,情绪也不稳定,进而废寝忘食地学习,这是十分有害的。

    很多考生都有过失眠的体验,睡不着觉容易令人急躁。李惠君老师提醒,闭目养神也是休息,如果胡思乱想太久,就不要强行自己睡觉,可以起来看平时觉得很困难的知识点,或是在脑中回忆当天复习的知识点。这样就不会因觉得浪费时间而狂躁,反而会慢慢稳定情绪,进入睡眠。

    第二招:把测试当作补漏工具

    李惠君老师认为,考生焦虑,其实就是太重视考试成绩。“现在的每次测试低分与否决定不了高考的成败。成绩下滑得特别厉害,未尝不是好事,这是最好的心态训练。”学会坦然面对每一次考试的得失,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少碰壁。

    相对考试成绩,考生更应该关注每一次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挖掘可提升进步的空间,对于力所能及的问题加入补漏计划,对于力所不能及的问题没必要死磕,而是寻找其中的套路,在答题模式上获取分数。“适时放弃是很关键的,有些学生就是在一道难题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导致没完成答卷,所以我建议考生要放平心态,学会取舍。”

    第三招:家长别过分关注孩子

    “有些孩子来找我,一见面就说父母如何关心他,比如在家里不看电视怕吵到他,每天煲汤炖补品,甚至搬到学校附近陪读。这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做法。”面对给高考附加无限意义的家长,李惠君老师认为,高考其实就是一场平常的考试,但是家长给予的关注太多了,反而让整个家庭气氛紧张,孩子自然跟着紧张。

    关心则乱,这种因关心而产生的无形压力,更令考生感到压抑。李惠君老师建议,家长该做的是保持平常心,别轻易改变饮食习惯,别因为高考而搞特殊,更不要时时给孩子灌输“为你好”的话语,或试探孩子的成绩好坏。

    第四招:家庭温暖是有力支持

    包容、温暖、快乐,这样一个温馨家庭对考生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李惠君老师建议,当孩子焦虑或情绪失控时,家长别认为孩子不乖而伤心难过,而是倾听他们的烦恼,没有建设性的建议就抱抱孩子。“我今年让高三孩子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是希望家长包容理解自己,在这段时间怎么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她建议,家长与其盯着孩子分数,不如多陪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彼此放松身心,或者提前了解高考录取信息,为报考志愿做准备,等分数出来后有备无患,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参考意义的选择。“父母乐观,孩子自然心态平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双创新闻
   05版:双创新闻
   06版:社 会
   07版:社 会
   08版:国 内
   09版:国 际
   10版:文 娱
   11版:体 育
   12版:地产周刊
秀英贫困户吃上“技术饭”
海口将试点 互联网电子处方
龙华培训脱贫致富 电视夜校辅导员
高铁桥试验段首次投放100条乌鱼
龙华排查学校 周边安全隐患
水电桥一体化泵站主体工程完工
保护生态环境
琼山集中整治 校园周边环境
高考渐近,家长和考生如何化解焦虑
海口景区 设立涂鸦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