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双创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关注2017高考
 
标题导航
海口基层政治建设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
村规民约承古风 凝心奔向致富路
江西财经大学成教招生
公 告
公 告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6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规民约承古风 凝心奔向致富路
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美社村。 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美社村生态良好,景色优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美社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双创”标语。 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严禁贩毒吸毒涉毒;严禁赌博、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凡不赡养、虐待老人和未成年监护不力者,交由群众大会讨论处理……”在花梨树环绕、极具火山风情的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美社村,村里休闲广场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庄重刻着这样的“村规民约”,几十年的坚守已经将严谨的村规潜移默化地融进全村骨子里,传承古朴民风成为大家生活日常。

    美社村是海南省十大文化名村,因良好的村风民风,村民文明和睦,曾被评为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获得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等全国性殊荣,省、市荣誉更是不计其数,也是秀英区无上访、无涉毒、无刑事案件、无犯罪活动的“四无”平安村。而今,借力“互联网+”的春风,美社村已成为海南首个互联网农业小镇村级运营服务中心,在传承古风的同时,带领全村村民奔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周雪君

    数十年坚守 条条村规不简单

    沿着笔直平坦、干干净净的水泥主干道走进美社村,一条条水泥巷道曲径通幽,伸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整齐的房舍是由火山石搭建,果树装点着各家院落……美社村,颇具特色的火山村寨,因全村遍植花梨,还被称作“花梨村”。

    走在美社村里,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甭管有人没人,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大院里种植的花梨树也没有用围栏和铁丝网拦住,俨然一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样子。作为村子里的“百事通”,村民王建平颇为自豪地说:“我们这儿民风淳朴,村规严谨。”

    说起村规形成,村民老王说起了心酸往事:解放初期,村里有名年轻人不时偷窃村民财物,有一次再次行窃村民犁耙时被抓现行,愤怒的村民痛揍了他一顿,结果将小偷打死了。“痛恨小偷,但也不能犯法啊。”老王说,村民汲取教训,从60年代起村里就针对偷盗制定不成文的村规,80年代起将制定的“村规民约”专门留存文字档案,后来的村干部为公平对待类似事件,经老干部老党员、在任干部讨论决定,制定了十条“村规民约”并召开大会通过。

    几十年来,美社村不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村规内容还与时俱进。1992年毒品泛滥到农村,为了遏制毒品进入村庄,当时村组干部又改加禁毒条例并开群众大会通过。2005年社会出现偷砍花梨树的现象,村组干部又添加了偷砍花梨加重处罚条例,美社村“村规民约”可谓条条背后都有故事。村民王建平说:“从1983年制定开始,就写成文字存档和用毛笔抄写贴在村办公室墙壁上,2008年秀英区宣传部把美社村的‘村规民约’雕刻在石碑上置放在醒目的地方供大家参观学习。”

    “村规”震慑强 村内外一视同仁

    说起美社村“村规民约”的震慑力,村民告诉记者,不论本村人还是外村人,一视同仁。2002年,村里一名16岁的小青年希望与该村一女孩谈恋爱,但受到女孩冷遇。一次趁女孩洗澡之机,偷拿了她放在桌子上的2元钱,正好被村民看到,面对人证物证,该青年被罚款20元,还给全村放电影两场,放映前还要当着全村人的面作检讨立保证。该年轻人自觉无颜面对村中父老,随后外出打工,立誓痛改前非,最终赚了大钱。

    2004年,一名邻村年轻男子偷村民放在山上的羊,被村民揭发。村中年长者与村干部专门赶到他家,尽管他家穷,所在村的村干部也为其说情,但美社村仍“依约办事”,最终他姐姐交了罚款。该年轻人也吸取教训,后来改邪归正。

    “村里人从懂事起,大人们都会教‘村规民约’的内容,偷盗不仅要罚放电影,经济上受损失,还要当着全村人检讨,弄得全家人都抬不起头,所以大家都会自觉严格遵守。” 村民王建平介绍说,曾经有位来村里参观的游客遗忘一个相机包,被村民捡到后送到他开的小卖部里,第二天,这位游客来找,包里的相机与钱物一样都不少,对村民赞不绝口。

    据了解,美社村建设文明生态村时,锯好的钢筋就露天摆放路边,未少过一根;一次,一位村民外出打工走得急,将摩托车放在村里“暖心庐舍”,而车钥匙都忘了拔下。一个多月后,该村民回村,摩托车仍原封不动地摆放原处。

    王建平说,在美社村“小事不出村”已成为一种常态,“不管是邻里口角,还是违规违纪,村干部都会及时劝导和协调处理。”因此,这片“世外桃源”里,和谐之风蔚然成景。

    “暖”心暖村庄

    凝心建设美好新

    美社村里的福兴楼右侧,有个较简陋的“暖心庐舍”,安放着“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两块石匾。村里老人讲,两块牌是为延续百年淳朴民风,做到守礼谦让,村风文明。“相传200多年前,海口下过一场大雪,当时乡贤盖了这样一间瓦房,给百姓避寒、取暖过冬。”王建平说,这间直到今天还屹立不倒的瓦房,已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被亲昵地唤作“暖心庐舍”,每逢有事相商,村中男女老幼就会集中在此,讨论解决建设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美社村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因地制宜打造互联网产业链,去年建成海南首个互联网农业小镇村级运营服务中心,百姓的生活也富裕起来。村子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黑豆、红米等火山特产,广受好评;当地特色花梨木经过加工,雕刻成桌子、椅子、柜子等,通过互联网销售,销量可观。在美社村的“世外桃源”里,和谐之风蔚然成景。“和气生财,大家都严守‘村规民约’,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费时费神,都一心想着如何把村子建设得更美好,把日子过好,”王建平说:“下一步,村里还要完善硬件配套设施,‘村规民约’我们也会让子子孙孙传承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关注2017高考
   04版:关注2017高考
   05版:双创新闻
   06版:双创新闻
   07版:社会
   08版:经济
   09版:国际
   10版:国内
   11版:体育
   12版:家居周刊
海口基层政治建设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
村规民约承古风 凝心奔向致富路
江西财经大学成教招生
公 告
公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