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健康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海南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构建区域性医联体 提升地区医疗水平
绿色精准治房颤 医患获益新技术
省三院举办 “医师节”表彰活动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7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精准治房颤 医患获益新技术
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海南联盟落户海口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不用X射线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心律失常手术。

    近日,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海南联盟在美丽的滨海椰城海口成立了,由海口市人民医院负责联盟的各项工作。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主席喻荣辉教授,海南省卫计委副主任、海南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明出席本次成立大会。当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在北京安贞医院喻荣辉教授的指导下,该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漠水教授带领团队运用T3D技术(零射线绿色电生理技术)对两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全三维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手术进展顺利,患者于一周内出院。据了解,T3D技术的运用首次在海南开展。

    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海南联盟成立

    “绿色电生理”是指零X光射线下行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技术。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成立于2016年10月,以马长生教授为代表的安贞团队及多家医院迅速响应,逐步向全国推广全三维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在喻荣辉教授的倡导下多地区多家医院加入绿色电生理联盟,并逐步学习和开展零射线射频消融技术。

    到了2016年下半年,海南省也开始开展零射线射频消融术。目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即海口市人民医院)已完成各类心律失常零射线射频消融术30余例,为海南省人民及各地患者带来了巨大福利。

    本月11日,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海南联盟成立,并落户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这意味着海南各家医院将依托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医院的支持,进一步推进海南电生理事业的发展,使得患者和手术医生有望免受辐射带来的伤害。

    记者通过对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陈漠水主任的采访了解到,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多发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心房颤动的治疗有很多方法,比如药物、复律、射频消融等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产生构成一定的威胁。近年来,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在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中均更加重视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

    首例全三维零射线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手术获成功

    据介绍,海口市人民医院于本月成功完成海南省两例全三维零射线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手术。

    患者62岁李某,前段时间在广州晕倒在地,不幸撞成外伤性脑出血,在该市的医院并未查出病因。待他来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该院的心内科室为其做了心电图,并仔细地对心电图进行24小时观察,发现病因其实是房颤。考虑到每十年就要换一次心脏起搏器会对这位62岁的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并且这种方法还不能根治其病症,所以为李某装上起搏器并不是最佳方案,因此该科室决定根治房颤,进行全三维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另一位房颤患者也是60来岁,早在2005年就发现自己心房颤动,时长伴有心慌、乏力、气短的症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运用T3D技术为该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如今这两位患者已康复出院。

    陈主任说,传统的射频消融均需借助二维X线进行指导定位,存在一定的缺陷。心脏为立体结构,传统二维影像无法进行较为精确的消融靶点定位,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另外在手术中需要反复进行X光透视,来放置电生理导管以及确定消融靶点,尤其在进行放电消融时需要持续X光透视,避免消融电极的位置移动,大量的X线对于手术医师具有较大伤害,同时患者在无铅衣的保护下,X线损伤更为明显,尤其一些儿童、孕妇等患者由于X线存在可能无法进行手术。他强调,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不用X射线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心律失常手术。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的出现,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得以进入无射线阶段。其具体原理类似GPS定位,应用电场或者磁场进行导管电极的导航,在导航下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腔,在标测系统下利用导管接触心腔的内面,构建出心腔的解剖模型,而后同样在导航下寻找消融靶点,进行放电消融。其全程可无射线操作,大大减少了医生及患者的辐射损害,同时,构建心脏的立体模型,并可以任意标记,也大大提高了消融的精度,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大幅度提升。

    预防心律失常健康知识

    陈主任温馨提示广大市民朋友,当人们处于心情紧张的状态时,可以造成心律不齐或是心跳出现不规则的异常现象。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乐观豁达,避免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是预防心律不齐最好的方法。

    心律不齐平时看似并无大碍,但是若长期处于严重疲劳状态下,就可能导致心律不齐的突然发生,甚至猝死。心律不齐的预防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此一旦发现有心律不齐的相关症状出现,患者朋友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查,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预防心律不齐有以下几种措施:

    进行自我监测。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心律失常的预防需要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保持心情愉快。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避免情志所害,减少发病。所以生活中应尽量乐观豁达、怡情悦志、修身养性,让心境保持平和。病情较轻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适当的进行体力活动,避免高强度锻炼和剧烈活动。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或进行简单轻微的保健运动。

    适宜环境。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促进健康长寿。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良好的植被,充沛的阳光,室内通风良好,采光合理,物品干净整齐。在平日里要注意合理作息。养生的基本要求是起居有常,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只有做到生活规律,起卧有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养神气,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注重科学饮食。腻、肥甘厚昧和生冷,做到戒烟限酒。适量补充益心气、养血、养心阴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小米、大枣、龙眼、胡桃等。

    坚持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心律不齐的预防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陈主任介绍,全三维零射线射频消融技术可逼真地将心脏内部的三维结构重建在屏幕上,大幅度降低了以往X射线和造影剂所带来的伤害。同时,还可协助指导导管定位和操作,并实时监测心包积液和心腔内血栓等并发症,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这一技术的成功运用,标志着该院心脏介入领域“绿色电生理”时代的来临,海南的患者和手术医生有望双双不再“吃射线”了。

    (林 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03版:要 闻
   04版:双创新闻
   05版:国 内
   06版:国 际
   07版:健康专刊
   08版:体育/文娱
海南中医药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构建区域性医联体 提升地区医疗水平
绿色精准治房颤 医患获益新技术
省三院举办 “医师节”表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