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双创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尿毒症女孩盼爱心援助
名医社开到 居民家门口
昌江矿工捐髓救助河北患者
海口连夜调“熊猫血”抢救新生儿
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交流窗口
2017年海口市中华慈善日捐赠善款公告(第二批) 海口市2017年慈善日启动仪式后单位、个人捐款情况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9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连夜调“熊猫血”抢救新生儿
9月27日凌晨,鲜红的血液被输送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名新生儿的体内,随着孩子体内的抗体、胆红素及致敏的红细胞的换出,原本危在旦夕的小女婴终于转危为安。

    □本报记者 李晶晶

    新生儿溶血情况危急

    9月26日9时30分许,产妇小赵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诞下一名女婴,这本来是让家人欣喜的事,但是因为小赵的血型为B型Rh阴性血,即俗称的熊猫血型,而孩子为O型Rh阳性血,由于两者血型不一致,孩子一生下来就面临着新生儿溶血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

    经过一个下午的治疗,孩子的情况趋于稳定,但新生儿科值班医生陈丹丹接班后发现,孩子已经处于重度贫血状态,并已经开始出现较重的黄疸,如果不及时进一步治疗,孩子的溶血症状及黄疸继续加重,严重黄疸时胆红素会侵入大脑与脑细胞结合,将会出现核黄疸,危及生命,即使活下来也会留下脑瘫、智力发育障碍等一系列的后遗症。红细胞在宝宝的身体里逐渐被破坏,家属在焦急踱步,孩子生命岌岌可危。该院新生儿医护团队紧急决定给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将患儿孩子体内因血型不和产生的抗体及致敏的红细胞置换出来,彻底切断导致新生儿溶血的病因。母亲的血型为B型Rh阴性血,是典型的稀缺血液,被大家称作为“熊猫血”,而换血的血源必须与母亲的血型一致,为保证换血过程中有充足的血液资源,医护人员紧急联系了医院的输血科,输血科紧急求助海南省血液中心。

    医院血液中心联动救人

    当晚9时20分,海南省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室主任唐秋萍接通了这通救命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焦急,称一名产妇生产后,新生儿出现溶血症状,急需输入O型、RhD阴性血。

    唐秋萍立即从家里赶到办公室,大约半小时后,小孩的血液标本送来了。经检测,血库储备的血液刚好有9袋RhD阴性血(红细胞)。她对每一袋血都进行检测,到晚上12点多,终于筛查出两袋为RhD阴性血和RhC阴性血。随后,省血液中心成分科将红细胞和血浆制备成患儿所需要的混合血液。

    27日凌晨2点,血液成功输入患儿的体内。早6时许,450ml血液全部顺利输送到宝宝体内,孩子身上的黄疸逐渐消退,陈医生和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陈医生说,当天晚上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彻夜未眠,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非常值得。这一次医院和血液中心联动十分顺畅和迅速,血液中心给临床抢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成功挽救孩子的生命。

    唐秋萍表示,新生儿发生溶血,如果24小时内不及时换血治疗,就可能留下脑瘫、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虽然连夜加班,但在我们的努力和配合下挽救了一名新生儿,真的很高兴。”唐秋萍提醒广大女性朋友,特别是准备生孩子的女性,一定要检测和知道自己的血型,生产前做好备血,以防发生产后大出血和新生儿溶血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双创新闻
   06版:双创新闻
   07版:专 版
   08版:经 济
   09版:国内新闻
   10版:国 内
   11版:公 告
   12版:国 际
   13版:社 会
   14版:体育 文娱
   15版:汽车周刊
   16版:广 告
尿毒症女孩盼爱心援助
名医社开到 居民家门口
昌江矿工捐髓救助河北患者
海口连夜调“熊猫血”抢救新生儿
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交流窗口
2017年海口市中华慈善日捐赠善款公告(第二批) 海口市2017年慈善日启动仪式后单位、个人捐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