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03版
聚焦2018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春天是读诗的季节
印象海口
那年动手补衣裳
吹皱一池春水
守望
乡村散章
千年东坡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3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东坡

    □ 杨为民

    920年前,屡遭失意的苏东坡,又一次接到朝廷的通知,从惠州贬去儋州。

    东坡先生是北宋重臣,曾任多地太守,官至吏部、礼部和兵部尚书。因与朝廷官员政见不和,仕途严重受挫。一向耿直的东坡先生,从不与权贵同流合污,宁肯流放,也不改初衷。

    在老师欧阳修提携下,他一直活跃在政坛和文坛,成为当时受人景仰的文学家。

    此次南去儋州,路途凶险,东坡先生也义无返顾。儋州地处海南岛西北部,一道琼州海峡,令多少人望而生畏。

    在小儿苏过陪同下,东坡先生日夜兼程赶到了儋州。儋州是海南岛最早的两个古郡城,民风朴实,风景秀丽。

    来到儋州,当时的昌化军头领张守中出于对东坡先生的爱戴,安排他在兵吏休息的官舍暂住。后被举报,赶出官舍。东坡先生只好和苏过用茅草搭屋暂且住下。当地老百姓对他极为尊重,时常送些米和菜,让东坡先生度过了一段艰难生活,他感激不尽。

    常年的打压和颠簸,东坡先生早已抛弃了客居意识,一到儋州,就自觉融入到了生活中,和当地民众打成了一片,喜欢上了儋州的风土人情。

    在黄州市时,他已完成了《易传》和《论语说》初稿,到了儋州,他顾不上生活的拮据,日夜校正,又完成了《书说》。

    闲适时,东坡先生还常去市井逛夜市,逛完后顿生感慨,说人生大小得失,存乎一心而已。

    他看到儋州亟待人文开发,便无偿给儋州子弟传授学业。一时,儋州形成了学习之风。现在的东坡书院,是北宋年间当地官府在他建的载酒堂的旧址上兴建的,到了明朝才正式命名为东坡书院。可见东坡先生在儋州的影响之深。

    东坡先生被贬,并没有影响到文人雅士对他的追随。他的家乡四川眉山有个叫巢元修的老人,不顾苏辙的劝阻,执意渡过琼州海峡,专程看望东坡先生,令先生倍感欣慰。还有一个叫刘沔的友人,冒着政治打压的危险赶到儋州,请东坡为他编录的东坡诗文二十卷进行指正。东坡先生与他彻夜长谈,不亦乐乎。

    居儋三年,东坡先生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这里的生活。1100年5月,东坡先生遇赦北归。

    离开儋州时,东坡先生百感交集,作了一首词《千秋岁·次韵少游》,诗中写道:岛边天外,未忘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他表示,即使赦免回去,也不会改变初衷,表现出先生的铮铮铁骨。

    但他对三年的居儋生活念念不忘。他写诗道: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仍然保留了他三十岁时的那种旷达,“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儋州三年,东坡先生以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始终未忘老师教诲,潜心研究和推介传统文化,儒学得到了空前的聚合。

    苦难的历程,成就了东坡先生后世仰慕的文学地位。他留下的功业,足以让后人学习传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03版:聚焦2018全国两会
   04版:聚焦2018全国两会
   05版:聚焦2018全国两会
   06版:要闻
   07版:城市更新
   08版:国内/国际
   09版:社会
   10版:经济
   11版:副刊
   12版:文娱/体育
春天是读诗的季节
印象海口
那年动手补衣裳
吹皱一池春水
守望
乡村散章
千年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