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 城市更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夜市邂逅文明 “市井”成为“市景”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市邂逅文明 “市井”成为“市景”
——聚焦海口夜市便民服务(六)

    华灯初上、夜幕之下,美食飘香的夜市让海口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夜市上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吸引人们前来品尝美食,享受生活。夜市是一个城市的“市井”,也是一个城市的“市景”,不仅展示一座城市的繁华,还能透视这座城市的文明。

    近年来,海口借鉴台湾等地方的经验,打造了一批环境卫生、美味诱人的夜市,同时注重文明文化的渗透,引导夜市商家诚信经营、文明待客,食客文明就餐、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海口逐步塑造夜市文化,在市民和游客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本报记者 吴祝好 

    吹响文明号角 政府充当先锋

    曾经一提起夜市,给人的印象是:乱摆乱占的“霸道”摊位,影响交通;五花八门的烧烤小吃,怪味难闻;乱喊乱叫的猜拳行令,噪音扰民;乱丢乱倒的杂汤废水,污染环境;乱扔乱弃的满地垃圾,影响市容……近年来,海口严格规范管理夜市,对于杂乱的夜市坚决说不;对于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夜市摊点, 采取了取缔、 转移等方式,以提升夜市的文明形象。

    2017年起,海口参考台湾等地经验,全力推进特色夜市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已建成六个特色夜市。这些夜市陆续开业以来,以干净整洁的环境和美味放心的特色小吃,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7月7日晚,金盘夜市门口,电动车整整齐齐地停放在靠墙的一侧;明亮的美食档口前,人流如织。2017年1月,金盘夜市被列为市级重点改造试点项目,邀请台湾夜市专家参与规划设计,迎来全新升级。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金盘夜市专门新建了配套的停车场,设置700多个电动车停车位以及120个小型汽车车位,极大地缓解了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夜市环境要好,更要吃得放心。“改造夜市,我们始终紧绷食品安全之弦。”市食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夜市的餐车按要求全部配备冷藏冰箱及防蚊蝇纱窗等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加强食品保鲜,防止食物污染;全部从业者要有健康证,在餐车显著位置标出摊主姓名、经营内容及监督电话,确保责任到人。

    海口夜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城管、交警、环卫等相关部门,积极为夜市顺畅运营提供主动服务,强化与周围居民的沟通,争取周围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此外,城管部门和管理公司相互配合,对就餐市民形成积极引导,避免噪音扰民现象。

    商家文明经营 拒绝“野味”滋生

    7月7日晚,海垦花园夜市上统一的餐车、统一的服装,整洁清爽。各家餐车的一角统一悬挂着经营证明等。

    晚上10点多,一位卖臭豆腐的摊主开始收拾摊位。他仔细地用抹布将摊位上的油渍擦去,然后把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东西基本上卖完了,清理干净后就可以回家了。”摊主王先生告诉记者,干净整洁的摊位是食客愿意消费的基础,所以要给食客营造一个良好的购餐环境,然后发挥自己的手艺,给食客留下干净卫生又好吃的印象,赢下好口碑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市民陆俊看来,食物不只要好吃,更重要的是安全。所有的摊车内悬挂着经营证明等,摊主自觉佩戴着健康证,让人感到安全放心。虽然夜市人气很旺,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小吃种类很丰富,无论是海南本土风味还是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都有,桌椅随便坐,商家也不抢客,很干净也很文明。

    在海大南门夜市,摊位上都是统一打造、统一标识的餐车和后勤保障车,车顶悬挂着一串红彤彤的灯笼。摊主们自觉地在摊位前铺着防油污地毯,以免弄脏路面,上面整齐地摆着一排排桌椅,餐桌上还印有“温馨提示:文明用餐,不乱丢垃圾、烟头,共创美好环境”等文明提示语。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多数商家都非常自律,注意环境卫生,保证食物的味道,品牌意识很高。”市城管部门负责人表示,虽然海口夜市文明程度在提升,但管理不能有松懈,不能让夜市由着性子来,变成了“野市”,要规范化管理,对不合法的夜市该取缔的依法取缔。同时,加大巡查、检查、监督力度,使其健康、有序地成长运转,因为夜市需要倡导文明,拒绝“野味”滋生。

    市民自觉自律  共创文明环境

    7月8日晚,海大南门夜市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有休闲的市民、有学生、有外国友人。他们逍遥自在地沉醉其中,品尝着香味四溢的各色小吃。不少餐车前排起了长队。“各种美味的小吃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还是熟悉的味道,夜市却比以前更文明规范了。”正在排队购买糟粕醋的市民邵嘉佳开心地说。

    夜市里除了其乐融融地休闲、用餐等,也不乏一些文明的举动。一些食客用完餐后,主动将留下的食物垃圾丢进身边的垃圾桶,吃不完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拒绝浪费。

    海大南门夜市每隔一段距离的餐桌旁都有一个大垃圾箱,方便及时清理食物垃圾。“有些食客素质很高,很体谅我们环卫工人,丢垃圾的时候也是轻轻地放进垃圾箱里,不会造成汁液飞溅。”负责夜市清洁的环卫工人吴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男士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饮料,吴女士想过去清理桌面,那男士笑着说:“我自己打翻的,自己清理吧。”他拿出纸巾,把桌面上的水迹清理干净。

    市民李盈惠回忆,以前这里叫卖声、吆喝声、划拳声、高谈阔论声不绝于耳,影响附近居民夜晚休息,还有因为夏天天气较热,一些市民光着膀子大声谈笑,完全不顾及其他人异样的眼光,现在这些现象都消失了。在李盈惠看来,要规范管理夜市,单靠政府部门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广大市民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为规范夜市出一分力。

    文化创造价值  繁荣夜市经济

    在海口,有一条古色古香的美食街,千年文化与美食相结合,街区内可以“一站式”尝尽各类特色小吃……这就是位于府城忠介路培龙后街的福地美食街。

    福地美食街全长252米,占地面积3561平方米,是一条以琼山古建筑传统文化特色为主,集休闲娱乐、餐饮美食、购物消费为一体的古城文化特色美食街。

    “夜市发展得如何,不仅是管理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发展文化需要有包容性,当一个城市的文化有了包容性之后,夜市才会有生命力。”海南省国学教育协会一位知名学者说:“夜市同样是城市的‘名片’,可以为一座城市带来经济、社会、形象价值。”夜市文化是一个城市人情味的具体体现,一个发展良好且成熟的夜市,是一个能够让本地人寻找乐趣、让外地游客有归属感的地方。

    “将夜市引入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层面的意义,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海口夜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在夜市文化的发展方面,不应该仅仅是管理者的角色,更应是引路人。良好的引导和宣传,或许更是一把打开夜市文化密码的金钥匙。

    在海大南门夜市“海南正宗糖水”的摊位前,31岁的容一明帮着母亲张罗生意。“我妈妈卖了20多年糖水,以前是在巷子口推个小车卖。”容一明说,现在夜市规范化管理后,生意稳定,再加上其母亲20多年的老手艺,很受欢迎,他想传承母亲的手艺,继续做下去。

    “台湾夜市文化底蕴很深厚,而且美食文化传承得很好。”市民高女士对海口借鉴台湾夜市的模式非常赞同。她说,在台湾很多夜市摊是固定的,而且很多摊位的老板是传承好几代的,“走到摊位前,就会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不自觉地对实物产生敬畏之情。”

    ①海大南门夜市工作人员随时清洁卫生。

    见习记者 李天平 摄

    ②走在泰龙南洋小吃城,游客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张洋 摄

    ③海垦花园夜市内厨师戴着口罩,安全卫生。

    见习记者 程志 摄

    ④市民在南沙特色美食街挑选海南本土特色美食。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⑤别具古韵的福地美食街,融合了琼山悠久的历史文化。                     张洋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 城市更新
   05版:视 觉
   06版:国 内
   07版:国 际
   08版:经 济
   09版:社 会
   10版:副 刊
   11版:体育/文娱
   12版:俄罗斯·球事
夜市邂逅文明 “市井”成为“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