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城市更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绿色和谐生态美“海口味道”最乡愁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系列报道之二
绿色和谐生态美“海口味道”最乡愁
③③

    ①俯瞰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见习记者张洋摄

    ②建筑顶部的太阳能供电设备。见习记者张洋摄

    ③三角梅点缀着市民游客中心。 本报记者李天平摄

    滨海公园内湖畔,碧波荡起涟漪。抬头望去,掩映在椰子树间的四层建筑,以蓝天为背景,延伸着流线型的木结构屋面,充满浓郁的地域风情,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即将投入使用的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我每天都到这里散步,建筑外观很有特色,还有熟悉的骑楼空间、外墙上都是火山石,路旁三角梅绽放,看起来很亲切。”眼前简约通透大气的特色美景让老海口王元波觉得,很有“海口味道”。 

    海口秉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南特色、海口特点”的原则,邀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团队操刀项目整体设计,打造城市景观地标。建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入生态绿色建筑理念,注重本土化设计,成为彰显海南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形象展示中心。

    □本报记者曹马志

    生态美绿色建筑融入自然

    9月17日,走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这座坐落在滨海公园中的建筑,园林景观景色宜人,高大的椰子树错落有致,草坪上的大叶油草绿意动人,路旁的三角梅摇曳生姿,让人目不暇接。 

    这里是一个融入公园景观的开放式建筑,没有围墙的“市民游客之家”。“建筑和公园亲密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三局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项目经理杜鹏飞说,项目严格按照生态标准建设,全景式展示海口特色,成为一站式服务市民游客的舒心便捷的“驿站”。 

    建筑融入自然,需要和雨水友好相处。对于海口来说,不仅夏季光照时间长,还有持续数月的台风季。面对暴风和强降雨的考验,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坚持设计先行,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做好雨污分流,收集雨水加以循环利用,使用本土火山岩材料,推广生态透水园林道路铺装。

    “这里是雨水收集系统的核心设施,该系统既可以充分收集雨水回用,也可以通过有效‘消化’雨水,加速排水防止积水。”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项目雨水收集工程现场主管刘刚表示,通过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可以得到大量的优质水源,既能够增加本地水资源可用量,又能够减少雨水净化处理的措施,降低投资和运行费,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替代水源。

    节能美 善用“地利”节能环保

    “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让建筑彰显可持续发展理念。”参与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项目设计的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朱巍说,地处热带地区的海口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该项目善用“地利”,布局太阳能发电设施。同时,项目内的道路采用透水铺装,选择蜂窝状玄武岩,就地取材建路,这种火山岩比较坚硬,虽然表面粗糙,但天然蜂窝多孔,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易散热,透水性较好。透水铺装的强入渗能力,可以帮助消纳周边不透水硬化面积产生的径流,起到控制区域雨水径流的作用,既为项目景观布局提供宽松的规划条件,又能够达到削减径流,截污减排的目的。 

    据介绍,项目还建设了多块下沉式绿地,面积占整体绿地面积的30%,将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在一个个微型湿地里种上水生植物,其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

    智慧美 整合信息联勤联动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致力为市民游客提供“最海口”的公共产品,广泛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探索智慧建筑,展示城市智慧管理的新面貌。 

    作为项目重要功能区,12345热线内部所有设施设备、话务座席、大屏系统都已安装调试完毕,目前12345热线已完全具备搬迁入驻条件,可随时入驻,可保证话务和热线各项业务工作正常运行,直播12345广播版可随时开播。 

    在12345热线办公区设立的大屏幕,高16.8米,长6.9米,是智慧海口综合联动平台指挥系统的重要组建成部分。 

    市政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智慧高清大屏不仅将接入12345办件系统,实时显示办件大数据情况,同时还将接入公安天网工程、三防、综治“雪亮”工程、积水点等视频信息源,加大各方城市治理信息的整合力度,为强化统筹指挥、联勤联动打下坚实基础。在防抗台风时,市“三防”指挥部可以通过该大屏幕,详细了解城市受台风影响的“现状”,易积水路段、水库库容情况,交通路面现场情况,辅助防风防汛的决策,更加高效便捷。 

    为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提供精细化管理水平,该大屏幕融入多项互联网先进技术,打造高效指挥、快速反应的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神经中枢”。大屏显示的主要交通路段、水库汛情、积水点等都是实时数据,还可视频联动指挥。并且,实时显示出系统自动统计形成的各时间段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关注度数据。

    乡愁美 本地元素彰显特色

    “在设计施工时充分体现海南和海口本地建筑特色,融入火山石建筑、琼北民居、骑楼建筑等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让百姓记得住乡愁。”朱巍说。 

    从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大门进去,建筑内部洋溢着浓郁的骑楼元素,建筑的空间构成从海口骑楼老街获取灵感,高低错落的建筑形体组合成了丰富的立体骑楼空间,让人对海口悠久深厚的文化地标元素备感震撼。 

    “为了体现原汁原味的骑楼文化,我们多次实地走进骑楼老街,探访许多有代表性的老街建筑,详细记录建筑的细节,同时深入学习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教授主持修缮骑楼老街的成果。”朱巍介绍,在真正了解的“骑楼内涵精髓”的基础上,设计师结合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建筑的特点,将骑

    楼文化有机融入到建筑中。 

    为了凸显椰城特色,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广泛种植本地植物,统筹推进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彩化等“五化”工作,夯实热带花园城市的底蕴。绿化部分以椰子树为主基调,同时栽植其他能体现滨海城市沿江风光的本土树种,丰富绿化景观层次。外立面火山岩面积约1万平方米,全部由手工打磨密缝粘贴而成,体现海南特色及自然美。 

    “在地上大面积铺种大叶油草,还因地制宜种植三角梅。”杜鹏飞表示,这些本土植物更加彰显本土特色,留住浓浓乡愁。 

    据了解,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开设多个展示馆,突出城市形象展示、特色文化展示、城市规划展示、城市旅游特色展示、旅游推广展示、旅游咨询定制服务、市民互动交流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粤桂琼十一市报业联盟专版·北海
   05版:城市更新
   06版:经济
   07版:社会
   08版:国内
   09版:国内
   10版:国内/国际
   11版:广告
   12版:文娱/体育
绿色和谐生态美“海口味道”最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