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厚植科学素质土壤 培育创新发展动能
“工作微信” 也应遵法而行
对“问题月饼”要及时处理
纪念“九一八”应给“街头音乐”按下暂停键
网贷平台花式包装须防范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植科学素质土壤 培育创新发展动能

    17日召开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

    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召开意义非凡。当今世界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类前途命运和生活福祉。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引领人类生产生活变革,科学普及助力民众积蓄创新力量,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实现高素质创新。

    近年来,我国科普力度不断加大,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与发达国家的落差、科普需求与质量供给的逆差。厚植科普土壤,提升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科学素养,有利于释放科技创新的庞大动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中国力量。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一座座科学高峰要靠人去攀登,让科普教育深入民众,才能突破一个个认知盲点。这其中“从娃娃抓起”是重点,通过教育给孩子提供多动手多动脑的机会,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就能深入人心,科技创新的精神就能一代代接力传承。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需构建科学普及共建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科学大咖”深入街头社区躬耕科普,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变为通俗易懂的常识道理;更多青少年拿到进入科普馆、参加科学竞赛的“门票”,接受科技知识浸润。这些有益尝试增进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促进了全社会对科学家的尊重。让“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从懵懂童言变成毕生追求,值得全社会为之不懈努力。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还需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爱因斯坦说过,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可贵。科学无国界,科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各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包容的姿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人文交流,在互利共赢中取得最大公约数,为提升全球公民科学素质贡献各自的力量,让科学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繁荣美好。

    (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城市更新
   05版:时 评
   06版:社 会
   07版:经 济
   08版:国 内
   09版:国 内
   10版:国 际
   11版:教 育
   12版:教育周刊
厚植科学素质土壤 培育创新发展动能
“工作微信” 也应遵法而行
对“问题月饼”要及时处理
纪念“九一八”应给“街头音乐”按下暂停键
网贷平台花式包装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