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厚植科学素质土壤 培育创新发展动能
“工作微信” 也应遵法而行
对“问题月饼”要及时处理
纪念“九一八”应给“街头音乐”按下暂停键
网贷平台花式包装须防范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问题月饼”要及时处理
某店

    (资料图片)

    中秋节临近,月饼市场开始变得火爆起来,一些月饼商家推出“私房月饼”“养生月饼”,声称自己生产的月饼具有保健功能,甚至可以治病。所谓的“私厨月饼”或许根本不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及流通资质,实为“三无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国人注重养生。月饼商家推出“保健类月饼”,也是为了迎合市场,给月饼这一时令食品包上保健品的外衣进行“捆绑营销”,既想赚月饼这一时令食品的钱,又想让月饼搭上保健养生的便车,希望两全其美多赚钱。

    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必须经必要的动物和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未经卫生部按本办法审查批准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义进行宣传。”此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此次表示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那么这些“养生月饼”、“保健月饼”、“营养月饼”,就涉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是在误导消费者。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虫草、人参、三七、当归、西洋参等,只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的中草药”,而一些商家将这些中草药添加进月饼,也是明显的违法行为。由此看来,这些“保健月饼”并不保健,甚至是“违法月饼”,可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于这些打出“私房月饼”“养生月饼”噱头的商家要加大力度进行惩治,不能任由这些虚假宣传的“网红月饼”继续忽悠人,对各种“问题月饼”都要进行依法清理。要避免这些“问题月饼”被消费者吃掉,相关部门就应该能及时“吃掉”这些“问题月饼”,而不能只让消费者自己懂得甄别。当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不要盲信商家的广告宣传。

    □戴先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城市更新
   05版:时 评
   06版:社 会
   07版:经 济
   08版:国 内
   09版:国 内
   10版:国 际
   11版:教 育
   12版:教育周刊
厚植科学素质土壤 培育创新发展动能
“工作微信” 也应遵法而行
对“问题月饼”要及时处理
纪念“九一八”应给“街头音乐”按下暂停键
网贷平台花式包装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