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社 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学了“节约歌” 唱给大人听
潜逃多年自首 如今认罪服法
打“飞的”来琼泼漆 3人被判刑
男子家庭纠纷跳海 巡逻队员跳水救人
电梯停运3个月 业主投诉到热线
法援大爱惠民生 扶贫助困促公正
法治文艺演出走进高坡村
龙华区司法局等引导 受害人依法维权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了“节约歌” 唱给大人听
海口“光盘行动”从幼儿园孩子抓起
▲11月29日,在某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将午点八宝粥吃得干干净净。 本报记者 张洋 摄

    “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吃饭要爱惜,浪费粮食不应当 。”11月29日下午3时左右,正值海府路才华幼儿园的孩子们午点时间。大班的40多名孩子端坐在餐桌前,高声朗诵起独属于他们的用餐礼仪之歌。这是他们在幼儿园里用餐前的礼仪之歌,也是他们回到家之后,向父母传唱的节约之歌。光盘行动的文明之风,随着这些孩子们的歌声,“飞”入寻常百姓家。

    □见习记者 赵汶

    幼儿园里传唱节约之歌

    “小朋友,要注意,吃饭不能掉米粒。一粒米,一滴汗,粮食来得不容易。”“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每天早晨八点半,海府路的才华幼儿园总会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儿歌不长,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主要是为了教育孩子们乖乖吃饭,不浪费粮食。

    “从小培养孩子们节约的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益。”该幼儿园的园长杨莱花说,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年纪还小,处于性格习惯养成的阶段, 所以幼儿园采取念歌谣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习惯。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将“不挑食,不剩饭”的标语与瓜果蔬菜的图片放在一起,每天提醒着孩子们,不能浪费粮食。

    “孩子在学校学了节约之歌,回到家,也会唱给家长听。” 杨莱花说,孩子们将这些节约习惯养成的儿歌传唱给父母之后,很多父母都以身作则,将节约儿歌落实到生活中去。

    好习惯让家庭教育不缺席  

    11月29日11时左右,市民王女士就开始在厨房忙活了起来。用萝卜炖排骨做个汤,再拍蒜瓣,炒个蒜蓉茄子。中午12点左右,上小学的孩子被爸爸接回家后,王女士家准时开饭。

    “我们就三口之家,所以一荤一素,也就够了。”王女士说,因为海南天气比较热,炒菜多了容易坏,放到冰箱里,又常常会忘记,所以为了避免浪费,她每餐都只炒两个菜。王女士说,受父母影响,她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也格外重视。

    “孩子才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背古诗《悯农》,教育他珍惜粮食。”王女士说,为了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节约的习惯,孩子刚学会吃饭的时候,她就不断给孩子讲珍惜粮食的故事,并要求孩子把掉在餐桌上的米粒都捡起来吃掉,碗里也不能剩下一粒米。

    “如果家长都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那么孩子们将来肯定也会把节约的习惯一代代传下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城市更新
   05版:社 会
   06版:经 济
   07版:广 告
   08版:专 版
   09版:国 际
   10版:国 内
   11版:国 内
   12版:文娱/体育
学了“节约歌” 唱给大人听
潜逃多年自首 如今认罪服法
打“飞的”来琼泼漆 3人被判刑
男子家庭纠纷跳海 巡逻队员跳水救人
电梯停运3个月 业主投诉到热线
法援大爱惠民生 扶贫助困促公正
法治文艺演出走进高坡村
龙华区司法局等引导 受害人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