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视觉
 
标题导航
二月浅浅春
骑楼老街过大年
美巢诗缘
农村春节词典(组章)
立春书(外一首)
谨遵医嘱
图片
在花开的声音里醒来
走亲戚那些事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2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巢诗缘

    □ 刘学明

    走进海南临高县皇桐镇美巢村,便可见村头两棵百年古树傲然苍穹,左右对立,树下两方大石分别镌刻着南宋名臣胡铨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的七绝。这两首名诗,却使小小的美巢村遐迩闻名。品读这两首诗,也更能让人领悟到大陆中原与海南宝岛的息息相通,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

    据《临高县志》记载,美巢村在古代有着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买愁村”。它位于古琼州府西去的驿道边,是古代官员、商贾、黎民百姓走西线去儋州、崖州必经的村落。宋绍兴十八年(1148 年)秋,时年47岁的南宋名臣胡铨,因上书皇帝请斩秦桧被贬谪新州(今三亚),他登上海南岛后沿着古驿道前行,遇上这个叫“买愁村”的地方,眼见越往南走越荒凉,想着国事、家事,看着眼前情景,感慨万端,于是口占七绝一首:“北往长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胡澹庵文集》收有此诗,标题为《贬朱崖行临高道中买愁村古未有对马上口占》)后人曾对此评曰:“胡铨贬朱崖,行临高道中,知有‘买愁村’,古未有对,因以‘闻喜县’对之,喜为偶对,诗人幼学所养积习也。仆仆风尘中犹不禁技痒,愁亦为之解,想见其掀髯一笑之态!”(王翼奇《绿痕庐诗话·绿痕庐吟稿》)此诗所描绘的荒凉和凄清之景,与作者贬谪海南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

    400多年后,又一位名人与美巢村有段不解之缘。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明朝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被贬在琼州海峡对岸的徐闻当典史。他在闲暇之时抽空来海南,经过此地,也许是仰慕江西先贤在海南的修为,挥笔留下了《徐闻送越客临高,寄家雷水二绝》,其中一首诗云:“珠崖如囷气朝昏,沓磊歌残一断魂。但载绿珠吹笛去,买愁村是莫愁村。”诗中写到“沓磊”、“莫愁村”“绿珠”等地名与人名,“沓磊”是徐闻县境内的驿站,也是村名,和买愁村一样,是历代过琼州海峡的达官贵人、迁官骚人的必经之地。诗中的“绿珠”,这位古代大美女是西晋石崇的宠妾,她不仅笛技高,又能歌善舞,深得石祟的宠愛。又《舆地纪胜》云:“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诗意大致是但愿载歌载舞的绿珠美女到买愁村吹笛起舞,买愁村就成为地多桃花,流水皆香的无愁村了。作为剧作家的汤显祖,诗意似要比政治家的胡铨,更为豁达、浪漫。

    巧合的是,胡铨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汤显祖为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两位江西籍的名人在海南岛的一个村落里神奇“相遇”,历史人物间的心心相印,惺惺相惜,为美巢村留下了一段佳话。

    时光流逝,古道悠悠,那条历经千年的古驿道依然蜿蜒而行。只是沧桑的岁月,早已磨光了脚下路石的棱角,如今的美巢村再也不是胡铨当年笔下“怕入”的“买愁村”了,而是建设成了一个以种植橡胶为主的富裕村庄,是临高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之一。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推进,来临高、来美巢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昔年的“买愁”叹愁之村,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寻欢之地。两位文化名人留下的诗篇,千古传诵;而“买愁村”的后人们,正在谱写新时代的欢乐颂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视觉
   04版:国内
   05版:国际
   06版:副刊
   07版:体育
   08版:文娱
二月浅浅春
骑楼老街过大年
美巢诗缘
农村春节词典(组章)
立春书(外一首)
谨遵医嘱
图片
在花开的声音里醒来
走亲戚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