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卫生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糖尿病应该如何防治?
微笑再多一点 关爱再多一点
弘扬奉献精神 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师节”活动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8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应该如何防治?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分院专家建议: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糖尿病,也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是否与地域有关,应该如何预防?日前,记者专访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海冰,解答糖尿病相关问题。

    糖尿病与生活习惯有关

    “糖尿病发病率的南北差异不大,但是跟生活习惯相关。”陈海冰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吃得太好,吃甜食太多以及运动减少”成为糖尿病起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海冰介绍,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最新数据,全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4%,也就意味着18岁以上的成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糖尿病。

    同时,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免疫因素所导致,患者年纪最小仅两三岁。而2型糖尿病患者年纪最小不过五六岁。过去,2型糖尿病的起病人群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因此在进行鉴别诊断的时候,会以40岁作为依据,40岁以上起病的被认定为2型糖尿病,40岁以下起病的则多被认定为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一般年龄大的人比较多,孩子患1型糖尿病比较多一些。”陈海冰说,但是近十年来,年纪大的人患1型糖尿病的比率也在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医学的进步,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使得糖尿病类型的检测更加精准,另一方面则跟环境因素有关。如压力大,情绪压力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异常,从而增加患糖尿病几率。

    糖尿病防治不容忽视

    “我发现,人们对于糖尿病的意识比较淡薄。”陈海冰说,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很容易被人忽视。近期,她在门诊坐诊时就发现一位67岁的老人,刚查出糖尿病2个月,但是身体已经出现多种并发症。经医院检查,其眼底、肾脏、神经、血管等都出现问题。其中,其肾功能已处于不全阶段,眼底也出现出血情况。因此,陈海冰建议,要做全民教育,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意识,做到提前预防,早做筛查,早做治疗。

    如何确定自己患了糖尿病?陈海冰表示,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存在以下情况:糖调节受损;肥胖;年龄在45岁以上;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女性有过巨大儿生产史或怀孕时有过血糖异常。其中糖调节受损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调节受损是指血糖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血糖状态,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加入2型糖尿病的大军。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做早期筛查,切勿等到出现口干、消瘦等糖尿病症状时才想到去医院检查。

    “要控制血糖,并定期筛查,以便及时掌握身体变化,及时干预。”陈海冰说,筛查推荐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如果进行OGTT有困难,也可以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而2型糖尿病,一旦发现就要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该筛查一般要求每年一次,包括眼底摄片,神经和血管、肾脏的检查,其中肾脏主要是尿蛋白的检测。

    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血糖可有效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陈海冰表示,控制血糖除了进行口服药和胰岛素的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陈海冰回忆,近期,一位16岁的少年引起她的注意。该少年于14岁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最初孩子的胰岛功能还正常,但是因为孩子不注意饮食和锻炼,短短两年内,并发症逐渐严重,原本体重180斤的他暴瘦下来,影响了生长发育。

    “饮食方面,可以参照糖尿病每日饮食手掌法则。”陈海冰解释,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方面,各种主食,建议一顿饭吃一个拳头大小的主食,一天总量为2-3个拳头;在蛋白质摄入方面,各种肉类,如牛羊肉、鸡肉、鸭肉、鱼肉等,建议每日进食相当于2个掌心大小,厚度相当于小指厚度的量;在脂肪摄入方面,大拇指的一个指尖大小(末节)的黄油就是每日推荐能吃的油量,再多则超过需要量;绿叶蔬菜方面,如卷心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建议每天至少吃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蔬菜量(一捧);水果方面,建议每天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的量。

    此外,陈海冰还建议人们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多做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舞蹈、游泳等,以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

    相关链接

    陈海冰,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内分泌代谢科行政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博士学位。从事内分泌代谢专业临床工作与研究23年,在内分泌代谢常见疾病—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生长发育异常、生殖内分泌疾病等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3项。在SCI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7篇。

    临床擅长:主攻方向为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治。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

    (本报记者品木 通讯员钟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闻
   04版:要闻
   05版:要闻
   06版:经济
   07版:城市更新
   08版:海南金融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卫生健康
   12版:国际
   13版:民生
   14版:教育周刊
   15版:粤桂琼十三市报业联盟专版·北海
   16版:文体
糖尿病应该如何防治?
微笑再多一点 关爱再多一点
弘扬奉献精神 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师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