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版:教师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大国良师 一中教育风景独好
海口一中
以爱为名 做“有温度的教育”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9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爱为名 做“有温度的教育”

  卢国仁:大国良师,谦逊前行

    无言育桃李,大爱写春秋。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模范教师评选名单,海口一中教师卢国仁入选。卢国仁一直热心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无偿献血22年,2013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并被海南省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展现了为人师者的高尚品德和大爱无涯的可贵精神;此外,卢国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真正树立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效果,成为海口一中师德师风的一个缩影。 获知获奖结果后,卢国仁却谦逊地表示:“我只是尽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职责,我只是海口一中教师中最普通的一分子。”

    张岩:忘却“小我”,成就“大我”

    三尺讲台,无悔青春。入职13年来,从语文教师到海口一中总务处副主任并负责海口一中南海分校工作,张岩始终立足教学一线,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省优秀评卷员”等荣誉称号,在全国、省、市、学校教学大赛、教学论文比赛中获奖。

    2018年3月,张岩的父亲在工作中意外锯断手指住院,同时,妻子因左耳半规管功能下降导致眩晕,卧床不起。但他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耽误一项工作,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家人,独自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张岩说,“希望将一中南海分校打造成一所管理规范、成绩领先、特色鲜明的义务教育学校。”

    姚实彦:做“有温度的教育”

    “培育有灵魂的班级,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姚实彦是该校历史教师,也是最年轻的“级长”。

    姚实彦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人、尊重人,在学生生命中种下情怀的种子。他与高校教师考古,将所获知识运用于课堂;结合历史学科以“知人善用”之道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带领学生参与周边历史遗迹的调查,激发学生乡土情怀;利用校本课程,让学生搜集创意家谱,提升家国之爱……

    真情育桃李,无私铸师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姚实彦最感动的事,当看着一届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甚至成为同行的教师,姚实彦内心涌动着“幸福感”和“荣誉感”。

    陈海涵:用行动鼓励学生心无旁骛

    海南高考改革后即将迎来第一次考试,海口一中高三年级一班班主任陈海涵也在面临一个挑战,不断理解新课标要求,不断辅导学生选择考试方向。

    海南省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后,自2020年起,海南文理不分科。陈海涵所带班级属于物化生方向。为帮学生增加信心和底气,陈海涵不断丰富知识,开导学生。

    陈海涵还通过《乡土中国》等读物,让学生燃起爱国之情,通过主题班会和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让他们在热爱学习的同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郑若蕊:以“鼓励教育”浇灌“阳光心态”

    出身于教育世家,郑若蕊以其爽朗的性格树立了阳光的“蕊姐”形象。

    “因为您的不断鼓励,孩子终于能坚持到高考结束,并变得阳光起来。好感激您!”高考后,一位家长动情地说:“感谢一中培养这么优秀的老师,一中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教师生命中会遇到很多学生,每个学生都只是其中一个;但对学生来说,我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那一人。”郑若蕊说:“教师可用爱和真诚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发潜能,成就人生更多可能。”

    沈杉彬:适当“退出群聊”的“老父亲”

    2019年高考结束,沈杉彬所带的高三(25)班成绩都在700分以上,最高分刘芳甫895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沈杉彬和学生打成一片,只需一个眼神,他就能了解学生所思。

    师生关系是一场缘分。高考结束后,沈杉彬退出班级群聊,却收到了来自学生们的私聊。“放心吧,我的老父亲,我会好好的。”学生朱科亮说。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沈杉彬与人积极互动的同时,也受收到了学生的青睐和信任。家里沙发常驻“外宾”,所有来者都是学生,沈杉彬的女儿为来自班里的各类“姐姐”编号,相处其乐融融。

    李能:三尺讲台,爱得深沉

    2007年,李能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始终保持着入职时的初心。

    李能出生在教师世家,梦想成真的她乐在其中。“不忽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是她爱岗敬业的写照。她在工作中不计得失,勤奋务实,除了认真履行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还常常主动和学生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帮助他们排解困难。

    12年如一日,李能就像每天都在田间耕耘的农夫,寒来暑往,甘苦自知。当有人问起:“你不会疲劳吗?”她总会笑着回答:“没办法,我对三尺讲台爱得深沉。”

    朱林波:是“暖男”,也是“国民爸爸”

    “师德高尚教学严谨 爱生如子师恩难忘”。2019年6月,海口一中922名学生正式完成初中生涯,初三(16)班的蒋浙楠以锦旗感谢班主任朱林波温暖过他们的青春。

    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进心灵。在朱林波看来,表扬和奖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管理。朱林波正视孩子的青春叛逆问题,也鼓励学生担任合适的班干部职务,激起其责任感。每学期开学第二周,朱林波开启与学生的常规化谈心工作,让学生说出期待。

    在辛勤耕耘下,朱林波收获了“暖男”“国民爸爸”的称号。当学生回到家自然而然地提起“我朱爸爸”时,家长们均会心一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 闻
   04版:民 生
   05版:经 济
   06版:粤桂琼十三市报业联盟专版·玉林
   07版:国 内
   08版:国 内
   09版:国 际
   10版:文 体
   11版:公 告
   12版:优质车商
   13版:教师节特刊
   14版:教师节特刊
   15版:教师节特刊
   16版:教师节特刊
   17版:教师节特刊
   18版:教师节特刊
   19版:教师节特刊
   20版:教师节特刊
   21版:教师节特刊
   22版:教师节特刊
   23版:教师节特刊
   24版:教师节特刊
   25版:教师节特刊
   26版:教师节特刊
   27版:教师节特刊
   28版:教师节特刊
   29版:教师节特刊
   30版:教师节特刊
   31版:教师节特刊
   32版:教师节特刊
大国良师 一中教育风景独好
海口一中
以爱为名 做“有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