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综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打造海南国际化生态农业旅游庄园
不忘初心 共创美好未来
健瑞儿携手澳优 回馈海口消费者
屡闯“禁区”佑生命
产品上市品鉴会在海口举行
下肢静脉曲张 微波闭合手术
秀英常住宝塔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英常住宝塔

    □林广臻

    常住宝塔,位于海口市长流镇新民村东南的小土墩上,始建年代、修建原因目前还未有十分明确的结论,据本地说法常住宝塔为一僧侣墓塔。常住宝塔坐西北向东南,平面为正方形,共三层楼阁式塔身,通高3.42米,形制较为罕见,为楼阁式宝箧印经石塔。

    常住宝塔的台基为正方形,高1.2米,前方现存有六级台阶,六级台阶是一个比较罕见的计数,预计台阶下可能有部分被掩埋。台阶两旁及台基上原有石栏杆也已残缺,现存有榴、莲头望柱六对。塔座为须弥座由三层石头层叠而成,第一层为四方大石,上刻有斜形字、如意云纹,第二层为一方形莲花纹石板面,第三层为一双重覆莲纹石板。塔身为方形,共有三层,石雕仿木楼阁式。第一层刻有狮子、大象等佛教祥物浮雕。青狮为文殊菩萨所骑,表示智慧成猛;白象为普贤菩萨所骑,表示理德威灵。第二层刻有佛教“万字符”与花纹图案。第三层右面刻“常”字、左面刻有“住”字、后面刻有“宝”字,正面刻有“塔”字,皆为阳刻篆文。塔刹(顶部)下有园形座,上托四角作蕉叶形插角宝箧印经塔式(也称阿育王塔式)。宝塔不设佛龛,立一浮雕佛祖于须弥座前,两边立二根宝瓶柱。

    常住宝塔的形制独特,为三重方形楼阁式宝箧印经石塔,偶见于宗教法器中。宝箧印经塔作为建筑塔在国内较为少见,仅存有19座,多造于宋代,而三重方形楼阁式宝箧印经石塔仅留有福建仙游天中万寿塔一座,从这一点来看,海口秀英常住宝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整体结构,雕饰风格来看,同海口儒符石塔和澄迈美榔双塔亦有相似之处,因此,可初步认为此塔的修建年代至少在宋末元初。

    另一方面,“常住”二字也为此塔年代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常住田制度是唐宋时期的一种寺庙经济制度,指的是配套给寺庙的专属田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曾有记叙,“粤寺东十五里塔墅常住田者,宋元嘉二年奉(阙二字)所立也。宋文帝秉箓御干,作娑罗之外护,感阇耶子砂糗之供,制赐是田”。说明了南北朝时期,会在常住田中竖立佛塔,这实际是一种针对佛寺田产的产权宣示。佛塔立于田中央,作为神佛聚集的场所,应是符合佛教空间观念。

    海口长流地区古代建塔较多,据新民村内长者介绍,以前新民村有文峰塔、文笔塔、求子塔等多座古塔,可惜多已毁坏。常住宝塔作为遗留下的文物,虽年久风化,仍可见其雕饰手法巧妙,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海南古代的塔式建筑营造特点。同时,常住宝塔作为一个罕见的实例,还反映了宝箧印经石塔的分布,古代常住田制度的空间形态,海南佛寺经济的发展等相关内容,具有深入研究的科学价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 闻
   04版:关 注
   05版:民 生
   06版:综合资讯
   07版:国 内
   08版:国 内
   09版:国 际
   10版:文 娱
   11版:体 育
   12版:教育周刊
打造海南国际化生态农业旅游庄园
不忘初心 共创美好未来
健瑞儿携手澳优 回馈海口消费者
屡闯“禁区”佑生命
产品上市品鉴会在海口举行
下肢静脉曲张 微波闭合手术
秀英常住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