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府城鼓楼的前世今生
七律二首·农科人
马的眼神
闲行黄里村
放飞小鸟
忍冬
高大与渺小
长得像风一样的树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府城鼓楼的前世今生

    □ 余显斌

    府城日新月异,这儿,不变的是一座鼓楼。

    人站在这儿,面对着岁月沧桑,无端地会产生一种“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怀古之感。鼓楼树上,有鸟雀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仿佛在谈论着前朝往事,谈论着烽火鼙鼓。

    鼓楼,则如一沉默老人,静静地待在岁月里。

    一年年一岁岁,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鼓楼犹如岁月的一段风骨,倔强,坚韧,不肯倒下。

    鼓楼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洪武年间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了。城砖的缝隙里,长出草色,长出青藤。看见古城楼,一句句有关征戍,有关征战的诗歌,都滚珠一样,落在人的心上,“黑云压城城欲摧”“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苍茫登古城”“雁过古城秋”等等。

    这儿,虽不是塞外,可是,当年一定也有过金戈之声,有过烽警之声的。

    在明中期修筑的城垒,尤其沿海一带,大多都是为了防止倭寇的袭扰。

    在明朝,建国之初,由于朱元璋的一道“片板不许入海”的圣旨,于是,大明的水师,萎缩干抽,慢慢消失了。大明的千里海疆,如同虚设,无一戈一矛的防堵。也因此,倭寇来犯,千里江防,如同无人。

    倭寇一个个提刀奔突跳跃,杀人放火,攻城拔地,如同一阵黑色的旋风,所过之处,房屋被烧,财物被抢,居民被杀。

    千里江南,一片烽烟,一片血海,一片哭声。其中,福建、浙江尤甚,海南也不可避免。

    我想,海口的府城鼓楼,大概也因此而建吧。

    沿着鼓楼下的青石台阶,一步步走上去,就如一步步走入那个时代。当年,钟声哐哐地响起来,远远地传到府城的每一个角落。守城的士兵,拿着刀矛,盔甲铿锵,大概就是沿着这台阶,冲上城头的吧。

    当时,这儿一定是全民皆兵吧。

    时间已经过去六百多年,鼓楼已经显得破败不堪了,可威势仍在。昔日的城门洞,虽然苔痕斑驳,上面生长着青葱的树木,树枝虬曲,犹若龙形。枝条如铁,仿佛一敲,会叮当作响。可是,城门洞却显得厚重,结实,仍给人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其南门有灰塑的“海南壮观”,北门有“奇甸文明”。台上有楼,青瓦覆盖,飞檐翘角,昔日风姿,隐隐闪现。

    楼前有石栏,供人远眺。

    当地人言,此为清代建筑。至于明代的,早已毁于火灾和地震了。

    可是,我仍固执地觉得,清朝的建筑,仍保持着明朝的形制。此楼的作用,除了供人远眺,吟诗作赋外,最大的作用,仍如明朝时一样,守护一方平安,一方歌舞笑声吧。

    当年,鼓楼修建后,一定遭受过倭寇的侵略吧。

    当年,倭寇在这儿,一定曾碰过壁吧。

    我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倭寇杀到,鼓楼上的钟声响起,一声又一声,远远传出去。于是,将军、士兵、当地的百姓,拿着刀矛,还有扁担,还有锄头,纷纷赶来,站在城头上严阵以待。

    那时,他们如一把百炼钢刀,锋芒闪亮。

    那时,他们表现出一种毫不畏死的情态,面对着敌人。

    在他们面前,倭寇胆怯了,退缩了,最终逃跑了。

    这,不是想象,我想,一定是历史的真实。

    一座旧日的鼓楼,可以凸显出一方百姓的铁血之气。一座旧日的鼓楼,可以凸显一方百姓的刚烈性情。鼓楼,是一处防御的标志,而一个民族凛然难犯的精神,更是一座真正的城,是一座万里长城。

    海口府城鼓楼,可以作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闻
   04版:关注
   05版:民生
   06版:经济
   07版:卫生健康
   08版:国内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文体
   13版:副刊
   14版:粤桂琼十三市报业联盟专版·北海
   15版:教育周刊
   16版:海南金融
府城鼓楼的前世今生
七律二首·农科人
马的眼神
闲行黄里村
放飞小鸟
忍冬
高大与渺小
长得像风一样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