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2020海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2020海南两会
 
标题导航
政协委员提案建言海南自贸港建设
建立海上环卫制度 有效治理海洋垃圾
加强园林科学管理 促进园林垃圾再利用
将中药汤剂针灸 纳入省医保范围
提高教室照明质量 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心系发展认真履职 代表委员驻地报到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协委员提案建言海南自贸港建设
目前,海口已建成较为完善的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图为繁忙的秀英港集装箱码头(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随着码头泊位的陆续增加,新海港为过往旅客提供了更加安全便利的服务(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政协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于1月15日至19日在海口召开。在已经提交的提案中,省政协委员聚焦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杜润涛 黎鹏

    民革海南省委会:

    构建中国特色(海南)国际航运中心

    “要提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际航运能力。”民革海南省委会认为,海南建设具有较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的国际航运枢纽,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革海南省委会建议,一是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以港口为平台,将海运、公路和铁路等各种枢纽联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更好地推动内陆与沿海港口联动发展。二是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打造相关产业基地,打造物流集散基地;充分利用海南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政策创新,在海关监管、税收、资金结算等方面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务,打造船舶综合服务基地;以离岸金融政策创新为切入点,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基地;打造以能源、大宗商品为重点的市场交易价格基地。

    省政协委员李桂英:

    加快规划建设大学城 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省政协委员李桂英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大培养本土人才,通过规划建设大学城,来培养更多符合自贸港要求的各类人才,为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李桂英认为,海南规划建设大学城,有利于发挥高校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改变我省高等教育落后局面、培养自贸港建设本土人才、拉动和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为此,她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快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一是做好大学城相关规划。可在海口桂林洋高校区的基础上进行面积扩充,也可专门划出土地用于发展高等教育,更好发挥高校集中优势。二是积极引进国内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内重点高校协商,积极促成其在海南建立分校,并优先引进与自贸港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三是积极探索设立中外合作高等院校。在海南建立中外合作大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不同情况,更好地起到对外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省政协委员刘丹:

    全要素对标先进 创新国际金融业务

    省政协委员刘丹认为,在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金融业的助推和业务的创新是关键环节,全要素对标先进自由贸易港的金融建设成果,创新国际金融业务,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创新国际金融业务?刘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离岸保险业务,可在航运保险领域开发新的贷种和险种,如在建渔船抵押贷款、离岸账户抵押贷款等创新险种。二是开展离岸信托业务,探索投融资账户管理便利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离岸信托业态模式。三是开设船舶、航空离岸金融租赁业务,可开发“离岸租赁业务+洋浦保税区税收优惠政策”创新性离岸船舶租赁业务。四是开展商业银行离岸和在岸业务联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区域的辐射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借力人民币国际化,商业银行应积极向人民银行申报创建离岸金融中心创新账户。

    省政协委员康霖:

    积极发展以离岸创新为主的园区新业态

    省政协委员康霖认为,积极发展以离岸创新为主的园区新业态,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霖建议,海南可以采取“双园模式”,建立差异化筹建管理体制,推动在本岛和境外分别设立离岸创新姊妹园区。一方面在江东新区等地划设专门离岸法区,采取特殊的政策监管方式,吸引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入驻,设立海南本岛离岸创新园区;另一方面根据海南产业发展需要和国际合作情况,优先在国际友城中筛选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强的地区,通过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在该地区开拓设立异地离岸创新园区。在管理模式上,对设在海南本岛的离岸创新园区可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由政府发起设立园区产业创新基金,调动各种资源共同参与园区筹建和后期管理工作;对设在境外的离岸创新园区,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实际管理。

    省政协委员陈润:

    扶持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省政协委员陈润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开展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吸引外资和人才、促进国际贸易的良好平台,要扶持符合条件的华侨交流中心积极申报海南省“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满足我省日益增长的国际文化交流需要。

    为此,陈润建议,一是统筹规划,制定规范。遵照相关文件,结合海南实际制定《海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评审管理办法》。二是因地制宜,特色鲜明。要融合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华侨文化特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极创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正面教育意义和较高传承价值的地域华侨文化交流基地。三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要在全省范围内选出1-3个引领作用突出的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为示范,带动海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面发展,承担起连接全球琼籍人才的“连心桥”作用。四是加强领导,政府扶持。基地的初期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大力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各地域基地间交流与合作。

    省政协委员贺玲: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资本市场是连接实体和资本、连接融资方和投资方的纽带。省政协委员贺玲认为,当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贺玲建议,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机制,制定我省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二是提升领导干部的金融素养和金融意识,将资本市场专业知识培训纳入党校培训课程,持续提升领导干部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地方发展的主观动力。三是聚焦上市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江东新区建设等,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资源,引进一批行业领先、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比高的市场主体。四是借力专业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利用国有投资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合作,逐步引导创投、私募基金在海南注册或投资项目,增加资本投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2020海南两会
   04版:要闻
   05版: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视觉
   06版:民生
   07版:综合资讯
   08版:粤桂琼十三市报业联盟专版·海口
   09版:国内
   10版:国内/国际
   11版:文体
   12版:教育周刊
政协委员提案建言海南自贸港建设
建立海上环卫制度 有效治理海洋垃圾
加强园林科学管理 促进园林垃圾再利用
将中药汤剂针灸 纳入省医保范围
提高教室照明质量 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心系发展认真履职 代表委员驻地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