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要闻·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标题导航
这一刻,我们一起悼念,永远铭记
指尖寄哀思 “云”上祭英烈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4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指尖寄哀思 “云”上祭英烈
今年清明海口文明追思、绿色祭扫成风尚
▶4月3日,颜春岭安乐园工作人员代家属为逝者敬献鲜花。 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又是一年清明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海口暂停骨灰安葬(安放)高度集中场所的现场祭扫活动,通过开设网络祭祀平台、举办代祭公益活动、推出个性化代理祭扫服务等方式,满足市民缅怀亲人、表达哀思的需求,安全、文明、绿色祭扫在海口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陈歆卓

    居家追思遥祭先人

    “因为疫情无法到墓园去祭扫,还好能通过网络寄托我们的思念……”4月4日,市民蒙先生在“海口市网上祭祀网络平台”为过世的父亲创建了纪念馆,并写下缅怀寄语。

    蒙先生说,他原计划清明节与家人一起前往颜春岭安乐园为父亲祭扫,但受疫情影响取消了出行计划,决定通过网络平台祭祀。“网络祭祀完全可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且现在是疫情期间,不聚集、不扎堆也是我们普通群众为抗击疫情能做的一点贡献。”蒙先生说。

    家住秀英区的杨女士同样选择用网上祭祀的方式缅怀亲人。“疫情还没过去,我们也不放心到人多的地方。”杨女士认为,网上祭祀服务很人性化,既能居家缅怀先人,又省去了焚烧香烛、纸钱等环节,还能分享给远方的亲友,一同祈福祭祀,与传统的祭祀方式相比更加便利。

    据介绍,为方便市民疫情期间文明安全祭祀,市民政局3月28日推出“互联网+祭祀”服务,市民可登录“海口市网上祭祀网络平台”,通过创建逝者网络纪念馆、在线祈福、撰写祭文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此外,暂停现场祭扫的市殡仪馆和颜春岭公墓、吉荫贤公墓、富山公墓等殡仪服务机构也推出了网上祭祀服务。

    代客祭扫传递思念

    擦洗墓碑、敬献绢花、鸣放电子鞭炮……4月4日,在吉荫贤公墓,一名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进行“代客祭扫”,旁边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负责拍摄祭扫过程并发送给客户。

    据吉荫贤公墓黄经理介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墓园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推出网络祭祀平台,客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在线祭扫或者购买“代客祭扫”服务。记者在该园微信小程序中看到,“代客祭扫”服务已售出600余件。“由于无法到现场扫墓,感觉有些遗憾。得知可通过网络购买“代客祭扫”服务后,就下单了。”购买了“代客祭扫”服务的市民吴先生说,通过发来的照片和视频,能看到工作人员确实很认真地代为祭扫,心中的牵挂也放下了。

    “‘代客祭扫’服务通过电子香烛、电子鞭炮等形式代替传统的焚烧香烛、纸钱,更安全文明。”黄经理表示,希望通过“代客祭扫”进一步推广绿色祭扫、文明祭扫。据了解,除吉荫贤公墓外,市殡仪服务公司、颜春岭安乐园、富山公墓等殡仪服务机构也面向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市民可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选用。

    网上缅怀英烈

    今年正值海南解放70周年,在清明节这一特别的日子里,海口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网络签名寄语活动,号召青少年抒写感言寄语,以文明祭祀方式追思先人。“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记者走访发现,海口多个学校的青少年在留言板上写下了一条条饱含崇敬感念之情的寄语。

    与此同时,许多市民登录“中华英烈网”,网上祭扫长眠于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等纪念设施的英烈。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居家追思、遥祭先祖既是对自身健康和公共安全负责,也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疫,更是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契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绿色文明祭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04版:要闻·清明追思 家国永念
这一刻,我们一起悼念,永远铭记
指尖寄哀思 “云”上祭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