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副 刊·阳光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一碗汤的魅力
高悬的木船
生活的味道
晨 色
书的归宿
家的样子
生活
亲人(二章)
金缕玉衣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4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碗汤的魅力

    □ 黎家璇

    一碗汤有多大的魅力呢?于我而言,就是心心念念、隔一段时间总要坐上公交车兜兜转转大约半小时,到心仪的早餐店,去吃配着这碗汤的海南粉、海口腌粉或抱罗干捞粉。

    发现这碗汤还是需要一些机缘的。闲适的时间,我喜欢到解放二路至一路走走。目标不明确,权当是走路锻炼身体。这一路段是三亚相对繁华的区域,各种业态精彩纷呈。早上的公交车内上班的、上学的、买菜的,鲜活有朝气。下了车,放缓脚步,就像“陌上花开,缓缓归矣”的人儿,边走边瞧瞧。

    到书店,就进去看看书,在轻音乐的氛围中感受书香的美妙,给心灵“充电”;到商场,就进去逛服装店,在漂亮的衣服中流连,左看看,右试试,即便不买,也是美滋滋地心花努放;到街边小巷,就去寻小吃、觅原味,鸡屎藤、糯米椰子饭、老味港门粉……空气中散发着各式美食诱人的香味,令人味蕾绽放;到农贸市场,看那生猛海鲜、新鲜蔬果,满心欢喜。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市井百态,烟火人间,感觉生活着,真好!

    有一天走到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店面装修简单亲和,老板听口音是海府地区人,看列单上写有“海口腌粉”,一下子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海口腌粉”是海口地道小吃,粉是细粉,陵水酸粉、海南粉都是用的这种粉。童年在陵水乡村生活,陵水酸粉也是海南有名的小吃之一。与陵水酸粉和海南粉做法不相同,海口腌粉是用酱油干腌,不用芡汁,配有黄豆芽、炸饼、芝麻、葱花、香菜等,再撒上一点香油,配上一碗海白汤,青淡爽口、齿间留香。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它才需要1.5元。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团省委机关报海南青年报社工作,单位里大多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同事,我们经常一起起早摸黑地工作,一起周末看看电影,一起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等着挑“海口腌粉”走街串巷卖的大妈大婶,买下一碗海口腌粉,慰劳慰劳自己。青春岁月,云淡风轻,一碗“海口腌粉”滋味悠长……

    其实,这碗汤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与猪大骨熬制加上较多鸡精做出的汤浓香油腻不同,这碗在高汤的基础上加入海白再撒上一点葱花香菜的汤,以鲜美清纯低调地抓住了人的心。以前用来做这种汤的螺,螺壳是白色的,像小石子粒那么大,海南本地人称“石头螺”,味道朴实平和,在沙滩上随便一耙都有一大锅,既经济实惠又清甜可口。如果有空不忙着上班,还可以叫老板捞一些小海螺来,用牙签细细地挑着吃。

    在店里坐下,点了一份“海口腌粉”。没几分钟,粉上来了。粉已经与原来的相差甚远,机器批量生产的粉替代了手工粉,没有了手工粉的软、香、微甜,没有炸饼,没有芝麻,取而代之的是炒花生米。现在的粉里加上了肉丝、酸菜、竹笋等,可谓是在原来平民化的基础上“高大上”了一点。现在也许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地用心做粉了,所以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还好,汤的味道还在。因为加了高汤,比以前单纯的海白汤更加鲜甜清香。服务员先端上一碗汤,尝尝,嗯,不错,既有海鲜的鲜美,又有肉香的甜美,鲜而不腻,甜而不过,加上葱花香菜的加持,心里顿时熨帖踏实。慢慢地品尝,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城市喧嚣热闹生动;屋内,我安然平静地享用着美好的早餐,怡然而满足。

    《边城》里有句话说:慢慢吃,慢慢喝,月白风清好过河。人们终其一生,摸爬滚打的,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烟火人事。慢慢来,心底祥静平和,生活就会月明风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要 闻
   06版:海口•七十年——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特刊
   07版:国 内
   08版:国 内
   09版:国 际
   10版:副 刊·阳光岛
   11版:文 体
   12版:公 益
一碗汤的魅力
高悬的木船
生活的味道
晨 色
书的归宿
家的样子
生活
亲人(二章)
金缕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