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自贸港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
 
标题导航
擦亮自贸港建设“招牌门面”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规范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设置
擦亮自贸港建设“招牌门面”
①酒店工作人员介绍中英双语菜单。 ②万绿园双语路牌大大方便了游客。 ③高铁检票口标识牌已标注上英文。 ④酒店工作人员介绍双语服务指南。 ⑤高铁美兰站标识牌轮流显示双语。 ⑥在海口街头设置的双语指路标识。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王程龙摄

    规范、美观的外语标识标牌,是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招牌门面”。

    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海南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升级改造‘招牌门面’”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4月底,海口启动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前期摸底排查工作,年底前将完成全市主要道路、机场、车站、码头、3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4星级以上酒店、美丽乡村、医院、综合公园、重点商场、公厕等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的更新工作,为服务保障大型国际活动,优化海口国际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蔡佳栩

    ☞地方标准将出台   改变过去译法不一状况

    今年4月,省、市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黎莉介绍,海口参照省政府做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外事办(市外事办)牵头,设置专业组(技术统筹组、旅文组、交通组、美丽乡村组、园林环卫组、公共服务设施组等),统筹推进此项工作。市外事办组建了海口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英文译写咨询审核专家组,负责把好英文译写关。

    海南地方标准编写组负责人、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师张昊曾在英国生活多年。2018年,他和专业团队经过广泛调研,参与了《海南特色旅游美食英文译写规范》的撰写。《海南特色旅游美食英文译写规范》明确具有海南特色的美食译写要求,如海南粉、清补凉、老盐柠檬水、石山黑豆腐、椰子鸡盅等小吃和菜肴,为旅游、餐饮行业提供了标准参考。

    张昊介绍,英文译写不是简单的翻译工作,而是要讲究标准和规范。目前,虽有《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可以参考,但实际运用中却很难细化。如海南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雷公笋,是很多酒店、餐饮行业的一道美味佳肴。翻译的时候,应结合传统文化,不仅仅要翻译成菜名,还应突出“雷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让外国人看起来感觉更通俗易懂。

    近两年,张昊通过参与海南相关市县的标识标牌英文译写工作发现,由于缺乏地方标准,公共场所标识标牌英文译写常见错误,主要体现在拼写错误、书写体例错误、语言表达错误等,出现许多让人误解的翻译。如有关“万绿园”的交通导向信息出现三种完全不同的英文译写。“面对三种不同的翻译,假如外国人使用导航,不一定能顺利找到目的地。”张昊表示,即将出台的《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英文译写规范(海南省地方标准)》确定后,将有效改变译法不一的问题。

    根据《海口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海口将采取“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点面结合”策略,按照细化工作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间节点完成目标。同时,强化标准的执行,所有公共场所标识标牌英文译写应符合《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英文译写规范(海南省地方标准)》。

    ☞完成前期摸排   重点行业单位开展自查自纠

    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涉及旅文、住建、交通、卫健等重点行业部门,海口建立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后,各单位、各行业均第一时间开展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标牌设置现状的摸底调查。

    海口交警部门积极落实,对新建、改建、扩建市政道路进行排查。“目前,我们已完成21条线路30条道路的260块牌子,如凤翔路、国兴大道、白龙路等道路指示牌中英双语的审核。”海口市公安局道路设施管理大队警务技术员李政霆介绍,前期排查工作很顺利,但在“龙昆南路”“龙昆北路”的翻译上,交警部门犯了难。究竟是将“龙昆”译作一个整体,突出方位“南、北”,还是将“龙昆南”“龙昆北”译作一个整体,不突出方位。“目前,已经把一些类似问题梳理出来,待下一步地方标准确定后再确定最终方案。”李政霆说。

    近年来,海口通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让城乡处处充满旅游元素,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市旅文局公共服务和全域旅游科科员李晓芳告诉记者,该局目前已完成对4A级以上景区和4星级以上酒店的检查。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滨海大道上的海口黄金海景大酒店,发现酒店前台大厅、电梯、餐厅、客房、卫生间等区域原有的标识标牌,基本实现中英双语设置。酒店房务部副经理李英告诉记者,此次排查后还将完善工程设备类的英文标识标牌,以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海口五源河体育场建成以来承接了许多体育赛事和演唱会,作为一个可容纳5万名观众的大型场馆,让市民和游客快速有序找到进出口尤为重要。五源河体育场工程部经理姚恩全介绍,体育场专门设计制作了标识标牌导视优化调整方案,分别对车行指示牌、人行指示牌、看台区域指示牌、猫洞出口、灯箱标识、岗台标识等指示牌细化划分,进行中英双语设置,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新,不再额外增设牌子。

    ☞推行试点先行   重点打造万绿园等示范点

    万绿园是目前海口最大的开放式且具有热带园林特色的滨海生态风景公园,迈入万绿园的大门,入口处的标识标牌上详细地写着关于园区的双语介绍。

    “健身长廊、塑胶慢跑道、直饮水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记者日前在万绿园内看到,分布在各个路口的各类标识牌上清楚地写着对应的英文。海口市万绿园管理处综合科科长林志明告诉记者,园内前期建设的风景园林标识标牌共105块,包括公园简介、导览图、温馨提示、警示牌4大类,均按照行业标准设置中英双语。

    “万绿园内部进行改造后,原有的一些标识标牌已撤换。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将拟替换和增设600多块牌子。”林志明介绍,万绿园种植乔木39科13900余株,花灌木92种。结合此次风景园林标识标牌建设工作,把植物品种纳入其中,并在植物标识牌上增加二维码,除中英文外,还有拉丁文的介绍。今后外国游客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在手机上查看相关的英文信息,能够对园区产生更直观的了解。

    海口4A级旅游景区——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也是此次试点单位之一。景区办公室主任林斌说:“园区2017年已按照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道路指示牌、景点项目、公共设施等标识标牌,中、英、俄三语基本符合规范。下一步,景区将对不符合规范的标识牌进行更换更正,并增设一些警示警告牌,如‘小心滑倒’‘小心坠落’‘请勿下水’等提示,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建设,以点带面为全市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秉承节约原则   资源共享让标识有用好用

    “标识标牌应设置在哪个位置、规格大小是多少……”日前,海口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专题培训会召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技术组牵头单位,邀请了天津市标准导向设计院导向系统专家、标准化高级工程师李志勇,讲解了标识标牌的规范设置知识。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副科长郭旭东告诉记者,对于各个单位的外语标识标牌建设工作,该局将指导其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海口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外语标识标牌建设要以“重在规范、鼓励创新、资源共享、厉行节约”为原则。对于如何做到厉行节约,李志勇列出了公益类单位、经营类单位建设范围。他认为,城市综合公园应重点建设;美丽乡村应分级分类,参照景区标准,主要建设具有外事接待任务的美丽乡村;产业园区等其他具有外事服务作用的均应建设。同时,要兼顾深度和广度,以省、市人民医院为例,应全覆盖不留死角建设,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所等应适当缩小范围。

    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黄壮锋介绍,海口公交有148条线路、1900多个公交站和2000多辆公交车。如果以增设英文站牌方式完成这项工作,将花费大量资金,且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该局将在“海口公交”APP上增设英文页面,然后在每个站牌上张贴二维码和告示,外国乘客扫码便可即时查看公交线路和换乘方式。

    据了解,下一步海口将动员全社会分阶段参与监督、纠错、测试,加强宣传引导、知识普及和法治保障,确保标识标牌设置规范、图文清晰、译写准确、通俗易懂,促进标识标牌有用好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
   04版:要闻
   05版:民生
   06版:时评
   07版:国内
   08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09版:国际
   10版:副刊·骑楼
   11版:公告
   12版:文体
擦亮自贸港建设“招牌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