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
 
标题导航
税务总局公开征求 资源税征管意见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剑指”6类顽瘴痼疾
长江流域内多条河流、湖泊水位超高
贵州安顺通报公交车 坠湖事件调查结果
防汛升级发出的动员
河北唐山古冶 发生5.1级地震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7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从网购“足不出户”,到高铁让“天涯若比邻”;从网课跨越“教育鸿沟”,到涌现出越来越多“中国智造”……创新的故事,每天都在当下的中国上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孕育自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正支撑起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源源不断注入动能。

    民之所想,为科技跨越标定方向

    一个“云课堂”,同时容纳了500万名中小学生。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开学按下暂停键。停学不停课——在数以万计的服务器“保驾护航”下,公益直播课紧急上线。

    借助“云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给更多人讲授中华经典诗词:“今天我们品读古代英雄的诗文,不仅是从古代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是要致敬抗击疫情的英雄。”

    巩固学习课、大师人文课、榜样青年说……猿辅导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推出公益直播课70余门约5万分钟,惠及超过2000万名学生,让线上课堂变成货真价实的知识“加油站”,也将科技创新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从线上直播到网购、远程办公,从随处可见的“扫一扫”到层出不穷的“无人”“共享”,从更安全的“北斗”到越来越快的高铁速度、5G速度,科技创新正深度沉浸到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据科技部公布,2019年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为国家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作出更多贡献。

    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一个个利民惠民的生动案例,编织起全面小康的创新版图。

    民之期待,让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

    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让一项项技术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一项项产业成为贫困地区致富的“造血干细胞”……2019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部投入扶贫工作,助力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

    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师资配备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均衡。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95.32%的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我国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各级各类教育投入大幅增长。自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以上的水平。其中,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4%。

    创新,为全面小康注入更强活力

    安徽,合肥。京东方10.5代线工厂,一块块先进的液晶面板从这里发往全球;一期设计月产能12万片晶圆,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投产,与国际主流产品同步……

    芯片产业、新型显示产业、装备制造和智能机器人产业、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正在这个中部城市形成,展现出蓬勃的竞争力。

    安徽素来科教底蕴深厚。坐落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学规模不大,但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量子通信、高温超导、智能语音等一批尖端科技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方阵。

    科教为基础,创新添动能。得益于强劲引擎拉动,今年5月,合肥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从1995年至今,合肥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中跃升了76位,被誉为“发展最快城市”。

    如果说科技创新和教育进步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那么改革是点燃这个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143项改革措施,为科技体制改革画出“施工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向多年来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新一轮发展的澎湃浪潮已经临近。

    天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尽显“科技赋能”的魅力。一间零能耗小屋,门前的光伏地砖白天发电、晚上发光,内外温湿度自动调节,可以智能完成洗衣烧水等预定家务。

    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透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巨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一串串数据,搭建出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日均协同数据量达1.2亿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和教育进步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发展注入巨大动能,并切实影响着14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前景。

    伴随着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声声鼓点,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在昂首走向全面小康。

    (据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
   04版:要闻
   05版:民生
   06版:时评
   07版:国内
   08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09版:国际
   10版:副刊·骑楼
   11版:公告
   12版:文体
税务总局公开征求 资源税征管意见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剑指”6类顽瘴痼疾
长江流域内多条河流、湖泊水位超高
贵州安顺通报公交车 坠湖事件调查结果
防汛升级发出的动员
河北唐山古冶 发生5.1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