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1/2020-10/15/06/2020101506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当好一流营商环境排头兵 扛起自贸港建设海口担当
 
标题导航
春风化雨润无声 便民惠企总关情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风化雨润无声 便民惠企总关情
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持续优化服务措施提升一流营商环境

    10月11日,海口市召开“创一流营商环境、促自贸港建设”大会。会议发布了《海口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创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当好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中扛起海口担当。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全程参加会议,并听取发言。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驶入“快车道”,作为海南“五大”省级开发区之一的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依托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和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倾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通过实施“企业秘书”服务工作机制,深化“放管服”、极简审批、降低企业水电成本、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吸引众多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助力自贸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撰稿/林芳泉 林晓倩)

    当好“企业秘书”

    创新举措提升服务水平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海南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今年8月31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省委主要领导在会上指出,创一流营商环境,要在增强一流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换位思考、靠前服务,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企业服务。

    “从项目注册到现在,有关的施工变道申请、临水临电接入等大小事宜,都有‘企业秘书’主动对接协调,为我们解决了不少烦心事。”海南智慧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前期开发部经理张翀表示,正是有了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秘书”协助,各项工作快速推进,项目方得以顺利放心地投入建设工作。

    据悉,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该开发区实施“企业秘书”服务工作机制,以“一企一策”的方式,为每一家入驻企业配置专人协办、容缺审批、商事登记等服务。目前已为兖矿集团(江东·国际能源中心项目)等18家项目企业配备“企业秘书”,为各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今年年初,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原施工单位存在经济纠纷,对新项目的开工造成阻碍。“企业秘书”张海华积极沟通执法部门,对原施工单位的违建部分进行强制拆除,保障新建项目正常施工,并多次对接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除运营困难,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10项评价指标之一是“开办企业”指标,主要测评企业从注册到正式运营所需完成的步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为了解决总部企业注册难题,做好企业入驻开发区的各项前期服务工作,开发区创新工作举措,先行实施了企业“虚拟注册地址”并将之实体化,无偿提供统一的注册地址,解决总部经济区入驻企业的注册难题。

    目前,开发区共提供了110个注册地址,已引进52家企业注册登记。通过对引进注册登记的企业,按照总部类、办公类、用地类等类别进行分类,并逐一对接,了解企业的具体诉求及业务开展情况,做好“一站式”专门服务;制定项目报建审批流程导示图,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业务,避免“走弯路”;集中透明化通报项目建设进展,优化政企沟通渠道……

    在“企业秘书”的多方奔走、积极推进下,企业从注册到成功入驻的时间相比从前要缩短近一半。

    审批作“减法”

    优化营商环境作“加法”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在更高起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省委主要领导在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说,“我们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业办事的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简政放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真正提升企业和老百姓的获得感。”

    行政审批作“减法”,优化营商环境作“加法”,开发区着力为入驻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年来,开发区围绕深化“放管服”和“极简审批”,深入研究惠企政策,将企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中重复且可提取的部分进行整合,以“区域审批+区域标准”替代单个项目独立评价和审批,全面优化企业办事流程,提升了审批效率,22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压缩率达31.9%。

    在全面推行“极简审批”之后,劳动用工备案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了“秒批”的改革成效,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专业洗车场所备案等7个事项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2017年,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为全国第二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开发区从简化业务办理手续、缩短办理时限、降低用电用水成本、提升水电供应可靠性方面入手,有效提高企业办水办电的效率,辖区企业和群众的办理水电业务便利性、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对于总部经济区重点项目,开发区专门开设水电业务“绿色通道”,提前对接、上门服务,保障重点项目施工用水用电。

    为打造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开发区投资300万元建设投运了规范化的客户服务营业大厅,将水电业务合并办理或减少审批环节,实现用户办业务“最多跑一次”,将企业用电用水报装办理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压减至全国领先水平。

    “用水用电是许多企业运营的成本大头,开发区从源头上降低水电成本,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据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林道坚介绍,受疫情影响,开发区为辖区1400多家企业降低电费5%,全年预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合计约650万元,为134家企业缓交水电费2100万元,有效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降本增效。

    创“桂林洋经验”

    和谐社会助力企业发展

    “一流的生态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开透明的法治保障,都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都是吸引全世界投资者来海南投资兴业的硬核力量。”省委主要领导在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在优化生态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立足实际,创新性地以党建引领工会组建和规范化建设,为入驻企业打造良好和谐的营商环境。区总工会通过筑牢基础,强化职能,不断促进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令企业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

    “目前,开发区建有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职工小家2家,省市级四星级职代会2家,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1家,开发区职工文化室17间,排球、篮球场地共18个。”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区总工会主席杨全立表示,区总工会通过推动工会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百姓幸福的美好新桂林洋作出贡献,在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江东新区建设中扛起了工会担当。

    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桂林洋经验”为各级工会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为此,海南省于今年9月4日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举行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观摩会。

    “如今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吹来,政府对部分产业扶持力度加大,在‘企业秘书’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决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海南中环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扎根在开发区已有5年的时间,该公司总经理周铁表示,开发区委托第三方机构免费帮助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同时专门制定了相关奖励规定,对于企业抓住时势机遇,实现产业转型有极大的帮助。

    《总体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思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以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为使辖区企业更好地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制定了奖励规定:一是除省、市奖励外,开发区再一次性给予高企奖励20万元;二是除省、市奖励外,开发区给予每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资金补贴1万元。

    用“桂林洋速度”

    优化整体环境增强竞争力

    根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江东新区绿化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部署,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将桂林洋打造成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发展配套的“承载地”和“后花园”。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用心用情用力抓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等工作,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家园越来越美”的要求,开发区把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

    2020年清理农村各类垃圾约4000吨,此外还开展大气、土壤、黑臭水体污染整治活动,整治效果明显,成绩喜人。其中今年3月份和5月份,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在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督查考评中均获得第一名。另外,5月份在海口市“美丽乡村,我的家”农村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中,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获全市“文明卫生镇”第二名,全开发区有11个自然村获评进入全市百名“文明卫生村”,获评占比全市列前茅,其中高山村获全市百名“文明卫生村”第一名。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发区贯彻“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打造者,每个人都要爱护营商环境,每个人都要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积极发挥属地政府职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江东新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

    如哈罗学校项目145亩用地实际完成交地时间仅用20天,创造了桂林洋单个项目交地时间“桂林洋速度”;总部经济区2000多亩用地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土地征收任务……

    看得见的服务质量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开发区辖区的高山村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打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在2019年,高山村被评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是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现已成为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持续吸引外来游客和入驻企业的目光。

    “优化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人人应尽责。呵护生态环境同样是在呵护营商环境,也是在为提升海南自贸港整体营商环境打好基础。”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在贯彻落实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中,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

    “开发区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浪潮中自我加压,精简时限,推动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林道坚表示,开发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闯劲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韧劲,致力于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使更优企业服务、更优产业生态、更优环境品质、更优治理模式、更优服务理念成为普遍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具体目标,列出任务清单,一项一项补短板,一条一条抓落实,比学赶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在实践中优化体制机制,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增强竞争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当好一流营商环境排头兵 扛起自贸港建设海口担当
   04版:要闻
   05版:自贸港·关注
   06版: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
   07版:民生
   08版:海南金融
   09版:国内/国际
   10版:文体
   11版:教育周刊
   12版: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版·肇庆
春风化雨润无声 便民惠企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