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关注
 
标题导航
海南推动精英 人才培训项目
海口主会场文化活动轮番登场
海口加快建设 83座公交电子站牌
用中国民乐演绎海南元素
返乡创业大学生成脱贫攻坚“生力军”
海口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海口经济学院 举办创新创业论坛
“有他在,我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好”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到农村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返乡创业大学生成脱贫攻坚“生力军”

    本报11月25日讯(记者史瑞丽)扎根乡村,成立合作社,开直播卖农产品、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海口的各个乡镇村落,有一些大学生放弃一线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扶贫一线,用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当前,大学生返乡助力脱贫已成为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和“轻骑兵”。

    海口市永兴镇大学生陈统夸大学毕业一段时间后,返乡创业,他和家人在博学村建立“花梨之家”民宿。由于民宿四周都是果园和林地,于是,陈统夸依靠着优越的地理环境,种植火龙果等果树,还引进“桃米生态村”的发展模式,探索了一条“采摘+民宿+旅游”的致富路,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采摘体验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王庭辉是被永兴镇罗经村民称为“王百万”,这位2015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大学生,曾在云南创办起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2017年春节返乡,看到乡亲们生活都不富裕,一些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他决定返乡创业。如今,他不仅帮农户直播卖香蕉、荔枝,还利用电商帮当地养殖户销售蛋鸡,销售额达百万元以上。他还通过当直播讲师,带领家乡脱贫户学习电商直播的技能,助力家乡的农户增收致富。

    义卖扶贫农产品、核对扶贫台账、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每年的寒暑假,都能看到脱贫户郭泽义的儿子郭仁昭和其他几名年轻人在村委会忙碌。金堆村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组成了志愿服务队。“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家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我上大学的梦想也不可能实现。”郭仁昭告诉记者,不能忘记党和政府的帮助,所以想利用业余时间为家乡人做点贡献。

    类似这样的大学生在海口乡村还有很多。今年,在海口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组织系统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二十条具体措施》中提到,要大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建设,注重在返乡退伍军人、创业大学生、村民小组长等中发展党员,扩大后备干部遴选源头。

    为推动脱贫攻坚急需人才向基层一线集结,海口还实施“千名科技人才助力基层计划”,重视引导本地外出人才回流,鼓励支持本地农村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中,对长期扎根基层人才给予一定倾斜。搭建返乡大学生干事创业平台,调动激发返乡大学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关注
   04版:要闻
   05版:民生
   06版:国内
   07版:国内
   08版:海南金融
   09版:国际
   10版:文体
   11版:教育周刊
   12版:教育周刊
海南推动精英 人才培训项目
海口主会场文化活动轮番登场
海口加快建设 83座公交电子站牌
用中国民乐演绎海南元素
返乡创业大学生成脱贫攻坚“生力军”
海口开展专项行动 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海口经济学院 举办创新创业论坛
“有他在,我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