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关注
 
标题导航
当废品遇上艺术
老人不甘落后成榜样 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
海口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面向社会聘请单位维修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房屋漏水渗水的询价公告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废品遇上艺术

    今年8月1日,海口市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街道实行强制垃圾分类。10月1日起,我市对所有区域开展强制垃圾分类。通过垃圾分类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市民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常见的方法是对可回收垃圾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湿垃圾粉碎后发酵滋养土地,干垃圾焚烧发电,对有害垃圾进行单独运输储存安全处理等做法。

    其实,垃圾也可以变身艺术品。在海口就有一名“藏在民间的艺术家”,她就是范艳艳。今年50岁的范艳艳于1994年随丈夫工作调动从河南来到海南。2013年,范艳艳开始钻研创意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报纸、旧衣布料、碎玻璃瓦砾等物品进行创作。在她的巧手下,废旧物品华丽变身成高尚典雅的艺术作品。

    近日,位于海口市西海岸当代艺术馆“旧造·环保创意展”展出了多幅精美的环保艺术作品。范艳艳展出的艺术作品结合海口垃圾分类行动,提倡环境保护,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参与环保事业。

    目前,范艳艳在海口社会福利院担任手工老师,她也经常走进海口各社区,向孩子们开展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课程,宣传环保理念。“本次展出的作品《玻璃玫瑰》是用碎酒瓶、碎瓦砾制作而成,作品《雪山》使用树皮和彩砂制作而成。利用废旧的物品进行创作,不仅能够让垃圾‘变废为宝’,还能通过艺术作品向大家传递环保理念。”范艳艳说,希望以后海口有一个创意手工画培训基地,她可以免费授课,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①范艳艳收集自己掉落的头发,并刺绣成作品《茶舍巷口》。

    ②范艳艳用碎线头和彩砂制作而成的作品《郁金香》。

    ③市民在西海岸当代艺术馆“旧造·环保创意展”上欣赏范艳艳用碎玻璃和碎瓦砾制作的作品《玻璃玫瑰》。

    ④范艳艳用瓜子壳和甘蔗皮制作作品《竹林》。

    ⑤范艳艳在家中修剪将用于制作艺术作品的甘蔗皮。

    ⑥在秀英区海秀街道办举行的垃圾分类暨禁毒宣传趣味活动中,范艳艳教孩子们如何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文/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关注
   04版:要闻
   05版:民生
   06版:视觉
   07版:综合资讯
   08版:垃圾分类靠大家 健康生活你我他
   09版:国内
   10版:国际
   11版:文体
   12版: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版·玉林
当废品遇上艺术
老人不甘落后成榜样 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
海口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面向社会聘请单位维修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房屋漏水渗水的询价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