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美好新海口 辉煌“十三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美好新海口 辉煌“十三五”
 
标题导航
招商引资强磁场 投资兴业新气象
试点建筑师负责制 提高工程建设品质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创一流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强磁场 投资兴业新气象
群众在龙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综合窗口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志愿者在市政府服务中心为办理业务的群众解答疑惑。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龙华区电动平衡车骑行执法队伍,在海口湾等点位巡视。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俯瞰海口湾(万绿园至世纪大桥)一带,绿树葱郁、交通便利,为在附近工作的员工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环境。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海南自贸港首个国产飞机租赁项目落地海口,融资租赁产业取得重要突破;海南自贸港首个公务机维修基地启动运营,海口高端公务机产业链落地生根;国内最大民营航运公司落户海口,助力海南打造世界级航运中心……

    厚植发展沃土,育得枝繁叶茂。海口充分把握海南自贸港政策机遇,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持续创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服务,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释放强大政策红利,吸引知名企业“抢滩”入驻,共享海南自贸港新机遇。

    □本报记者 曹马志

    “减”审批

    “秒批”服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当天提交材料,即办即结,现场拿到许可证。”海口新城吾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梁丽菁日前体会到“秒批”带来的便捷,第一次这么快就拿到了海口市临时户外设置点和临时公益宣传点许可证。

    今年9月16日起,海口市龙华区推出(中、大型商场)举办商业、公益活动临时占用道路(公共场所)事项“秒批”服务,企业线上线下报送材料后,由系统自动确定审批结果,快速完成审批,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变成即办即结,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办理时限。

    “减”审批,成为海口优化审批流程的重要抓手。江东新区管理局为符合条件的拟入驻企业提供免费临时注册地址,临时地址申请全程可在网上办理,实现不见面操作。目前,江东新区已累计为近千家企业提供免费注册地址服务,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临时注册地址“秒批”的重点园区。

    为大幅缩减办理时间,海口“秒批”服务实现网上申请零见面、自动审批精准校验、即时结果随时查,办件短信即时反馈到用户手机上,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事项审批进度,服务全程“最多跑一次”。

    今年以来,海口从民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出发,梳理整合出多项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审批服务量大面广的事项,探索实行“秒批”服务。截至11月底,海口执业兽医注册登记、执业助理兽医师备案等109项政务事项实现“秒批”。此外,海口通过“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动、智慧监管等多种形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证“秒批”事项的业务质量。

  “加”服务

   高效服务为项目注入新动能

    冬日海口处处充盈着温暖,重点项目工地同样“热”度不减。11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第四批)集中开工活动中,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长江润发集团投资的海灵药业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海口高新区开工,这让长江润发集团总裁郁霞秋倍感振奋,“海南建设自贸港,为企业带来了发展红利,投资海南就是投资未来。”

    为服务保障项目建设,高新区建立“极简审批+承诺备案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以超常规举措将开工前审批速度提升90%以上,平均建设投产时间缩短为18个月。同时,高新区为132家企业和112个在建项目配备78名“企业秘书”,给企业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

    海口高效的政务服务保障,让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项目落地后,江东新区管理局主动对接企业,与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关系,项目服务专员全程跟踪服务,为项目快速推进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项目业主海南智慧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隋亮说,项目计划明年交付,届时将成为江东新区生态CBD首个地标建筑。

    项目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载体,海口牢牢牵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优化营商环境。截至今年10月底,海口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额为135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96%。

    “除”壁垒

    “一窗”办百事服务更便捷

    政务服务大厅,是检验营商环境的窗口单位,与企业的获得感息息相关。海口瞄准群众办事痛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四个区政府服务中心推出综合窗口“一窗”受理政务服务新模式,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12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青年路的美兰区政务服务大厅,虽然是办事高峰期,但是等候区域的人并不多,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现场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要是在以前,大厅里人满为患,甚至有的窗口前还会排起长队。”美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黄建森说,之前办事窗口存在“冷热不均”现象,如住保、卫健委等热门窗口前,办事的群众特别多,工作人员忙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今年10月起,美兰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将原来由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功能相对单一的服务窗口受理向无差别综合“一窗”受理转变,消除服务“壁垒”,26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极大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今年以来,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琼山区建成了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以32个政务服务部门、11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2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等四个区陆续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现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得益于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海口各类型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今年1月至11月,海口新增市场主体104515户,同比增长19.73%。接下来,海口将持续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高质量高标准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开辟发展新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

   数说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 2020年1月-11月,海口市新增市场主体104515户,同比增长19.73%,占全省37.50%。截至2020年11月30日,海口市存量市场主体471494户,占全省40.84%。

   推行“秒批”:截至今年11月底,海口执业兽医注册登记,执业助理兽医师备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核发变更、补办,医师执业注册许可注销等109项政务事项实现“秒批”。

    项目签约:今年1月-11月,海口签约意向金额、实质合同金额、实际投资额和纳税额分别完成1033.8亿元、358亿元、181亿元和46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产业升级:2019年,非房地产投资占比连续四年超过50%、达到 57%,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格局正发生根本性改变。

    地区生产总值: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57.7亿元, 2019年增长至1671.9亿元,增长7.5%,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完成1231.96亿元,同比增长2.7%。

    海外“朋友圈”:11月4日上午,海口市与哥斯达黎加克波斯市(Quepos)在线上签署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至此,海口国际友城(包括友好交流城市)增至42个,遍布全球五大洲34个国家。

    (本报记者 曹马志 整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美好新海口 辉煌“十三五”
   04版:要闻
   05版:国内
   06版:国际
   07版:副刊
   08版:文体
招商引资强磁场 投资兴业新气象
试点建筑师负责制 提高工程建设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