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自贸港·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2021海口两会

03版
2021海口两会
 
标题导航
4万人聚“云端” 共享湿地之美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巩固和提升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成果
4万人聚“云端” 共享湿地之美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塘湿地里,成群结队的蒙古沙鸻展翅飞翔。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扫码看“湿地”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中盛开的水菜花。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①②栗喉蜂虎在海口金沙湾一路水塘内捕捉昆虫。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③海口夏塘湿地的黑脸琵鹭站在草堆上。

    本报记者 康登淋 通讯员 冯尔辉 摄

    ④在海口夏塘湿地的黑翅长脚鹬。                               卢刚 摄

    ⑤在海口夏塘湿地的半蹼鹬和黑尾塍鹬。                       卢刚 摄

    ⑥在海口夏塘湿地的金斑鸻。                                   卢刚 摄

    从高山到旷野,从热带雨林到红树林,水从雨林之巅发源、奔流、汇集,将生命共同体紧紧相连……

    作为“地球之肾”,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水”,强调湿地对维护全球淡水安全的重要贡献。

    为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事业,海南省林业局联合海口市人民政府举办2021年世界湿地日海南省线上宣传活动。2月2日当天,共有近4万人相聚“云端”,领略海南湿地的美景,感受湿地精灵的魅力,接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

    □本报记者 龙易强

    海口湿地面积达29093公顷

    “海南湿地,你好”“湿地多美妙”“守护者故事会”……当天,线上活动邀请了政府、保护地、湿地学校、社会组织的代表,同时连线来自英国、韩国的专家,通过5个篇章为大家呈现了海南湿地的精彩,呼吁更多人关注湿地,参与湿地保护,为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贡献力量。

    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湿地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典型热带性等特点。在全省32万公顷的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其中,海口湿地面积29093.09公顷,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及11个湿地型,湿地率达12.7%。

    英国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马敬能博士曾经在海南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关注海南湿地的发展变化。在当天的连线环节,他说,湿地里不仅只有鸟,还有两栖动物,甚至还有只出现在湿地的哺乳动物,“这些物种都依附于洁净的水,请不要污染湿地,要保护好湿地。”

    海口优越的湿地资源吸引了很多国际专家关注。“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通过意识培养、学校教育为湿地管理者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加强包括政府在内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沟通,以及对湿地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执法来构建湿地保护体系。”连线中,拉姆萨尔东亚湿地中心执行主任徐昇吾说,海口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公众基础和政策条件,希望海口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成为世界其他城市的标杆。

    五源河记录鸟类种数占全市44%

    湿地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水塘、红树林,这类湿地往往就在城市之中,人们很容易就可以亲近湿地。每个人走进湿地会有不同的感受,会看见不一样的美,而要了解湿地的变化,就要随时监测它的健康状况。当天,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在线上活动中为大家分享了五源河的“年度体检报告”。

    “一条河流的水就如同人身体里的血液。”卢刚介绍,为了检测五源河的“血液”是否健康,过去一年,调查队伍在五源河的上、中、下游各设置了一个水样监测点,每个月都会取水来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与上一年度相比,上游水质有所改善,水质维持在二类到三类之间,中下游则与去年基本持平。

    鸟类是最受关注的监测对象。目前,五源河共记录到鸟类种数达到133种,占海口市鸟类种数44%。2020年新增鸟种有小天鹅、灰头麦鸡、白翅浮鸥等水鸟。五源河蜂虎数量比上一年有增加,最多记录到64只栗喉蜂虎、35只蓝喉蜂虎,标志着五源河仍是蜂虎较为稳定的栖息地。

    2020年调查队伍在五源河继续监测到了花鳗鲡和日本鳗这两种“明星”物种。“这两种鱼都是能直接反映河流水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连续监测到它们的出现说明五源河生态修复工作得到了巩固。”卢刚说。

    当天,主办方还发布了美舍河的年度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最重要的调查发现是,在美舍河的上游发现植物新物种——邢氏水蕨,目前仅在海口及定安的少数火山熔岩湿地有分布。卢刚认为,海口极为特殊的火山熔岩湿地,才孕育了邢氏水蕨这一奇特的物种,这对于美舍河的监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522名河长成河流生态守护人

    湿地因水而生,水因湿地而活,水和湿地之间是“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强调湿地对维护全球淡水安全的重要贡献。

    要想保护好湿地,必须从保护水体入手。“十三五”期间,海口市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治水模式,对龙昆沟、东西湖、福创溪、美舍河、五源河、响水河、红城湖、鸭尾溪、东坡湖等32条河(湖)水体进行全面治理,累计完成投资约29亿元,对全市32个水体共截流污水直排口668个,新建污水提升泵站32座,一体化污水处理站1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共11.51万吨/天。海口通过创新治水模式,河湖水生态健康保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为全面提升水体治理水平,海口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设立四级河长制,373个水体上的1522名河长,就像“水保姆”一样,紧盯河流中的点点滴滴……

    近年来,海口生态环境和湿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得“国际湿地城市”、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2020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奖等,鸭尾溪水环境治理工程被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授予“优秀示范工程”称号。

    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下一步将深入抓好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工作,创新湿地保护方式方法,不断巩固和提升海口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成果,坚决扛起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省会担当,争取在生态文明建设及湿地保护修复中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全省越冬水鸟调查:

    海口东寨港水鸟种类排名第一

    □本报记者 龙易强

    每年1月,海南都会组织一次由观鸟志愿者参与的全省越冬水鸟调查,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19个年头,对海南的湿地保护及鸟类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2月2日,记者从海南观鸟会获悉,今年全省水鸟调查在1月18日结束,67名调查人员分8组对全岛沿海主要水鸟栖息地进行了同步调查,共设置越冬水鸟监测点55处。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65种30700只,是历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中记录到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次。”海南观鸟会会长程成介绍,数据显示,海南冬季水鸟以鸻鹬类、鹭类、鸭类为主,鸥类、秧鸡类较少。其中鸻鹬类最多37种19145只,数量超过其他类型水鸟数量的总和。

    在调查报告中,按照区域整理发现,海口东寨港水鸟种类以42种排名第一,水鸟数量以4746只排名第二。此外,“候鸟明星”黑脸琵鹭是湿地一个重要的指示物种,在每一次的越冬水鸟调查中,都受到了重点关注。今年调查队伍在全省5个黑脸琵鹭越冬地共记录到106只黑脸琵鹭,其中海口东寨港共发现4只,数量为近年最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2021海口两会
   03版:2021海口两会
   04版:奋进自贸港 省会新担当
   05版:奋进自贸港 省会新担当
   06版:奋进自贸港 省会新担当
   07版:自贸港·关注
   08版:要闻
   09版:专题
   10版:国内
   11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4万人聚“云端” 共享湿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