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2021海口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2021海口两会

03版
2021海口两会
 
标题导航
献计“十四五” 建言新发展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计“十四五” 建言新发展
——市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发言摘登
丁宗妙委员发言
张会发委员发言
余慧勤委员发言
庞诚委员发言
林青委员发言
肖智满委员发言
张兴吉委员发言
秦立双委员发言
蔡铁委员发言
林玉娇委员发言
宋延巍委员发言
沈琦雅委员发言
何冬妮委员发言
刘杭丽委员发言
黄驹委员发言

    心系发展,资政建言。2月4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15名市政协委员上台发言,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海口“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高翔/文 张俊其/图

    丁宗妙:

    加快发展沉香产业 建设海口美丽“香”村

    沉香是海南传统药材,集医药、文化与收藏于一体,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经济价值。整合沉香林业观光、生产加工、中医保健及教育文化等,围绕沉香产业园建设美丽“香”村,能够为海口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建议:通过政策、补贴、信贷等方式扶持海口沉香企业,推广结香技术,盘活经济林价值;支持建设本土中医药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制定特色乡村健康游专线,实现“一村一特色”;鼓励沉香企业提高深加工水平,促进特色产品开发和销售;借鉴先进省区经验,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沉香产业发展。

    张会发: 

    在海口设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展示区

    打造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具体行动,海口可推动热带雨林让更多人知晓、体验、研究并参与保护,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内涵,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建议:按照海南热带雨林区位及动植物“配置”在海口科学构建“缩小版”海南热带雨林展示区,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利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园区原生态热带雨林和管理经验,对展示区进行建设、管理、运营;开发夜间动植物园,重点打造本土特色野生动植物展示,助推海口夜间经济发展;将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研学旅游和乡村扶贫有机结合,为市民游客提供热带雨林沉浸式体验。

    余慧勤:

    放大原辅料正面清单 做大海口水果产业

    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海口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充分发挥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将有效提升海口热带水果产业竞争力。

    建议:建设水果口岸,及早谋划、抓紧落实、早日运营,为水果进口提供有利条件;争取在“零关税”原辅料正面清单中增加水果,为做大做强海口水果产业提供良好发展条件;建设与现代水果产业相适应的分拣、包装、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发展产业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庞诚:

    深化我市国资国企改革

    目前我市正在推进市属国企重组整合,国企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改革的力度、深度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在选人用人机制、人才结构、监管提升等方面应该进行更多创新实践。

    建议: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国企资源配置,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动重组整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选择优质国企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逐步实现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进国有企业资本运作。完善人才选用机制,改进国资监管行权模式,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行政化监管方式。

    (代表农工党海口市委会发言)

    林青:

    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突破口 促进海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目标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密切相关,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五大要素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

    建议:畅通劳动力要素社会性流动渠道,打造人才友好型国际都市;强化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打造精品型区域性离岸金融分中心;推进土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构建土地高效集约应用新格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聚集,培育千百亿级信息产业集群;提升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和应用水平,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开放新高地。

    (代表民革海口市委会发言)

    肖智满:

    推动沉浸式产业在海口落地发展

    城市的发展应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就是面对即将或已经成为消费主力的群体去大力创新,满足他们的需求。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体的消费升级涵盖各行各业,其中,沉浸式产业不容忽视。沉浸式产业突出线下互动与沉浸式的体验,可与文旅结合,形态灵活,空间巨大。

    建议:争取“2021年中国沉浸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口举办,推动更多相关项目落地海口;立足海口区位和环境实际,研究规划符合海口自身发展条件的文旅沉浸式项目;制定沉浸式产业的扶持政策,用沉浸式产业包装海口本地自然资源,为城市带来流量;指导成立海口市沉浸产业协会,与政府紧密配合,推动沉浸式产业在海口的落地发展。

    张兴吉:

    以思想更解放推动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能够让海口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更好地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建议:解放思想,强调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敢闯敢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和谐,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积极有为政府的推动下,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独特作用;大胆创新,以效率实现海口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作用,解决部分行业和领域的市场失灵的问题,提升全社会的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

    (代表民进海口市委会发言)

    秦立双: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海口应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时代潮流,构筑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新高地。

    建议: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农业数字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农业农村信息采集与处置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构建数字化农业应用平台,构建农业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和政府监管系统,加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农业数字化管理;紧扣海南自贸港的农业发展要求,以新业态多元化推动我市农业数字化发展,全面提升生产、管理、营销水平。

    (代表民建海口市委会发言)

    蔡铁:

    加快推进海口市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改善民生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能够有效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改造工作也面临着数量多任务重、配套设施不足、物业管理缺失、改造资金不足等问题。

    建议:全面开展我市老旧小区调查摸底,做好项目储备及谋划工作;做好组织统筹,研究制定海口老旧小区和旧城改造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规范运作,有序实施;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续筹工作,由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加强协商民主、尊重群众意愿;在评估、签约、补偿标准、安置房建设、回迁安置等环节做到过程透明、内容公开、程序严谨、操作规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林玉娇:

    充分发挥侨力资源优势 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华侨华人积极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能有效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海南是我国的著名侨乡之一,海口应更加注重吸引侨资侨智,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动能。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大侨务”理念,形成多部门工作联动机制,打造“智慧侨务”信息平台,构建侨资侨智引进“大格局”;加强平台建设,利用海口4个自贸港重点园区的制度优势,开辟侨资侨智引进“新渠道”;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引导侨资进入我市现代产业体系急需的产业集群,推进侨资侨智引进“高质量”;依法维护侨益,切实做好服务,有效激发海外侨胞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挥作用。

    (代表海口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发言)

    宋延巍:

    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为海口高质量发展赋能

    生态产品即是生态环境资源,既包括从自然系统中产出的纯自然功能的生态产品,如宜人的气候、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也包含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后衍生形成的、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生态产品,如森林康养、温泉养生、绿色优质农产品、生态园区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口的发展优势,具有提供丰富、优质生态产品的基础。

    建议:全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生态价值系统评估,对生态价值提升进行科学论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建立生态资产与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创造“美丽经济”;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

    沈琦雅:

    推动离岛免税和跨境电商协同发展

    海南拥有离岛免税政策优势,跨境电商则具有品类更丰富、交易更多样化等差异化的优势,推动离岛免税和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形成互补,将有效助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建议:组建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三方参与的创新工作小组,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起到指导与支持作用;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线下业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O2O业务;以试点方式在海口指定区域试行“海外飞地”监管,推行跨境电商进口货物前置监管、前置征税,减少进入国内市场的通关环节,实现多业态并存;用好自贸港政策红利,吸引跨境电商从业者前来注册公司、开展业务,助力海口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资金“蓄水池”。

    何冬妮:

    强化海口在自贸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中的作用

    企业、人才、资本会向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集聚,在海南自贸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过程中,海口有条件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枢纽型城市、门户型城市。

    建议:把握国内消费升级和消费回流的趋势扩大消费流量,把握国际贸易服务化、数字化的趋势扩大贸易流量,把握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近岸化调整的趋势扩大投资流量,以做大流量强化自贸港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以高水平开放合作强化自贸港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强化政府服务效能、鼓励创新要素集聚、激励创业就业、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人才塑造一流发展环境。

    刘杭丽:

    突出海口特色 打造消费产业集群

    海口是海南的人流枢纽和交通枢纽,可以利用这两个枢纽的优势,围绕消费贸易,打造消费产业集群。

    建议:布局“购物街”模式的免税商店和贸易集群,依托现有景区景点建设免税购物一条街,在街中穿插海南文化、海南特产等业态,让游客有的逛、值得逛,同时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就业;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吸引外商和进出口商到海口入驻开展外贸业务,建设交易市场,打造贸易集群;围绕消费贸易,做精做强发展包装分装产业,吸引国内一流包装企业投资建厂,同时支持本地企业转型包装分装工厂;借力“消博会”对海口的政策优势、政务服务进行超前宣传和预热。

    黄驹:

    优化海口人才引进政策

    海口应结合我省《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在下一阶段打造海南自贸港的人才高地。

    建议: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进一步突出海口重点产业人才引进政策的针对性,加大海口重点产业人才引进政策的扶持力度;珍惜岛外来琼学习的应届毕业生,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避免本土培养的人才流失,保护本地人才市场活力;优化汇聚人才的方式,用科研项目作为聚才平台,以引进智慧的方式引进人才;优化人才落户及补贴流程,让更多人才感受到海口的诚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2021海口两会
   03版:2021海口两会
   04版:2021海口两会
   05版:2021海口两会
   06版:2021海口两会
   07版:2021海口两会
   08版:2021海口两会
   09版:市两会·法院专题
   10版:要 闻
   11版:要 闻
   12版:国 内
   13版:国 际
   14版:文 体
   15版: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版·崇左
   16版:专 题
献计“十四五” 建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