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大会 首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 我国航天发展史上6个首次
王伟:南海上空的不朽丰碑
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
七国集团峰会在抗议声中开幕
普京“差评”俄美关系
2021年普利策新闻奖 聚焦新冠疫情和弗洛伊德案
资讯广场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6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 我国航天发展史上6个首次
6月11日,在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现场,工作人员在拍摄图像。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胡喆)在天问一号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圆满实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国家航天局6月12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表示,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许洪亮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而且首次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许洪亮说。

    许洪亮表示,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八年来团结拼搏、不懈努力的重要成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起点高、难度大、挑战多,从论证阶段开始,就面临环境新、距离远、时延大、环节多等诸多难题。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火星的着陆下降过程是我们此次任务风险最高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我们要面对不熟悉而且多变的火星大气环境,还要自主完成十几项关键动作,而且这些动作环节环环相扣。

    “一次实现‘绕、着、巡’,可喜可贺。但是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去,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成功了多次的国家相比,我们怎么可能没有差距呢?所以越是在成功的时候,我们越要正视自己的水平。”发布会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向记者表示:“我们还要不断地去续写我们行星探测的新高度,我们要确保每次的成功。我们时刻在跟自己比,每次都有进步,保持定力,积小成为大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国内/国际
   04版:文体
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大会 首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 我国航天发展史上6个首次
王伟:南海上空的不朽丰碑
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
七国集团峰会在抗议声中开幕
普京“差评”俄美关系
2021年普利策新闻奖 聚焦新冠疫情和弗洛伊德案
资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