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自贸港·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体制改革持续“加码” 看病就医不断“减负”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多措并举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体制改革持续“加码” 看病就医不断“减负”

    新建改造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推动大型医疗项目建设、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试点开展院长薪酬制度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在全市投放AED……

    记者从海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近年来,海口市聚焦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坚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努力提升海口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降低群众看病就医成本,为群众看病就医全面“减负”,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赵汶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医疗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

    6月18日下午,在椰海大道 ,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新院区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该项目于2020年12月底奠基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地基挖建。当天,在江东新区,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江东院区项目,已完成1303根工程桩施工和9718根水泥搅拌桩施工,止水帷幕也已完成550米。这两个医疗项目的建设,是海口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了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海口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医疗项目等方式,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切实解决城区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城郊和农村地区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优化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当前,海口市人民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已完成扩改建,海口市人民医院西院项目、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江东院区项目、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新院区二期项目、海口市国际中医中心等一批医疗重点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作为海口市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海口市今年计划新建、改造23家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目前也已经有一批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完成改造。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海口市不断加大对AED的投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投放了近500台AED,AED网点覆盖了党政机关单位、企业、大型商超、学校、公园等地。

    除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外,海口市还积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水准。不仅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放了规范的药品柜、档案柜等办公用品,还在乡村卫生室增添了智慧体重秤等医疗设备,并为部分乡镇卫生院添置了可自助进行基础体检的智慧亭、智能终端设备、超声设备等,补齐医疗短板,方便群众日常看病就医,缩短群众看病就医等待时间。针对城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则通过对老旧院区环境的升级改造、增设先进的医疗设备等方式,不断改善群众看病环境,提升群众看病体验感。

    “如今,各医院都进行了装修,院内环境焕然一新。有些医院添置了很多崭新的椅子。”6月19日,在海口市中医医院,市民张先生说,医院内干净、整洁,且有志愿者指引,他的心情变得舒畅了许多。

    聚焦医疗能力改革

    推动医联体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2019年,海口市人民医院建立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并整合美兰区辖区内的灵山镇卫生院、演丰中心卫生院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为一体,致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今年3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又牵头与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建为康复医学专科医联体单位,致力于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学科发展和建设以及技术帮扶等举措,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并发展多中心专科康复,探索区域合作模式,推进海口市专科医联体发展,提升康复医学科建设水平。这也是海口市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深化医疗服务能力改革的具体实践。

    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海口市不断加强医联体建设,计划通过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市属公立医院优势,加强市、区、镇街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打通各医疗机构、各专科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打造“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以加快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同时,海口市还不断提升专科能力建设。今年,海口市积极探索建设公立医院大专科联盟,以市域内公立医院具有较强优势的大专科牵头,组建大专科联盟,辐射和带动海口市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各医院专科间医疗同质化、学科差异化、管理一体化的错位发展。

    不断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依托海口市城市大脑示范项目,搭建了海口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了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超声中心和远程胎心音中心四大市级远程诊断分中心,发展智慧医疗。还在椰城市民云APP上线了AED网点查找功能。据悉,今年,截至6月20日,远程胎心仪监测168人次,远程动态心电诊断192人次,眼底照相机使用51人次,健康一体机使用1788人次,远程便携式彩超诊断107人次。目前,市民通过椰城市民云APP可在线查找382台AED。

    此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以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为试点,开展薪酬制度及院长年薪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聚焦医疗保障改革

    降低医药耗材成本减轻百姓负担

    “2016年起我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无利润销售。”6月22日上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取消药品加成的字幕一遍又一遍地滚动播放着。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海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价格目录则赫然贴在墙上。

    记者从海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2019年以来,海南省先后通过国家药品联盟集中采购、省际药品联盟集中采购等多套组合拳的方式降低虚高药价,让大量好药、便宜药进入海南省患者药篮子,使改革红利惠及全省百姓。

    同时,我省还积极推进医药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2020年,通过国家耗材联盟采集,冠脉支架类高值医用耗材实现降价,其中,冠脉支架的价格由均价1.3万元下降到中位价700元左右,在海口市区域内,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已开始临床优先使用国家集中采购冠脉支架。

    同时, 海南省还积极参与各省市组成的联盟,通过省际耗材联盟集中采购,组团采购达到降价目的。其中,通过参与广东省组织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及其配套耗材联盟区域集中采购,海南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实现不断下降。当前,市民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的,每人每次仅需60元。

    此外,海南省还通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新增门诊慢性疾病种类纳入医保范围;积极探索跨省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不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部分可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纳入医保;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举措,以进一步降低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成本。

    记者从海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近年来,海口市积极贯彻落实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各项医疗保障改革政策。截至目前,海口市共6批次、共191个药品的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实施。2020年,市属6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减少的收入12180.89万元,其中药品10571.39万元,耗材1609.50万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收入8643.20万元,其中药品7157.24万元,耗材1485.96万元,群众直接受惠3537.69万元。

    聚焦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培养

    6月18日上午9时许,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引进人才、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时文杰在诊室结束了一场复诊后,又匆匆换上手术衣,走进手术室进行一台手术。据了解,自2020年11月到海口市人民医院主持耳鼻喉头颈外科工作,时文杰带来了先进的诊疗理念,拓展了诊疗范围,提升了该科室的诊疗水平。

    同时,海口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医疗人才。该院全科医学科名誉主任沈义扬就是一个例子。2013年,沈义扬加入该院全科国际门诊。他不仅开展临床诊疗,还积极参与该院的全科医生培训,拓展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

    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口市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来”“走出去”两步走措施,并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升本土医疗水平。

    一方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省卫健委的“好医生好院长”平台,不断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海口市卫健事业。同时,海口市还通过积极引进上海、广州等地的优势医疗资源,共建合作医院,柔性引进人才,并通过输送骨干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本土医疗水平。据悉,今年上半年,海口市已招聘录用医疗卫生技术人才229名,引进4个高层次团队,2021年截至目前共引进(或正在办理)高级医疗卫生专家5人。

    另一方面,坚持让本土人才“走出去”,通过开展各项专业技术培训、举办专业讲座、分期分批把本土人才送到国内医疗水平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进修等方式,全面提升本土人才的医疗水平。据悉,为加强海口市卫健系统领导班子梯队建设,海口市卫健委还选派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干部到上海市合作单位担任一定职务跟班学习,第一批6月1日已报到,7名干部分别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各医院跟班学习,之后将建立长期输送培养机制。

    “在海口就能在线挂上海专家号,不仅节约了看病就医的路费成本,也节约了看病就医的时间。”6月21日上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远程门诊,市民李女士开心地说,如今网上能挂号,就医环境也越来越好,看病有医保,医疗费用也降低了,看病就医获得感特别足。

    ①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该院数字眼底照相机实现了眼部疾病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②海口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名誉主任沈义扬在查看患者CT片。

    ③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海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价格目录公布于药房旁边的大屏幕上,明确告知市民医院已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无利润销售。

    ④海口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时文杰在手术室内为病人实施手术。

    ⑤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海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患者取药。

    ⑥海口市人民医院引进的国外优秀医疗人员在海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访谈。

    ⑦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新院区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机械在有序施工。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4版:自贸港·关注
   05版:关注2021年中考
   06版:民生
   07版:卫生健康
   08版:奋进 启航 海口龙马环卫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文体
体制改革持续“加码” 看病就医不断“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