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自贸港·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片丹心映天涯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片丹心映天涯
——专访《信仰的红色印记》180米书画长卷作者李福顺
◀6月29日,中共海口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党支部在省博物馆百米画卷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省博物馆展厅,市民观看大气磅礴的画卷。
市民在省博物馆指引孩子观看百米画卷。
百米长卷《信仰的红色印记》局部(一)。
百米长卷《信仰的红色印记》局部(二)。

    “180米书画长卷,长吗?在我看来,并不长,因为它还不能完全表达我对党的无限忠诚。我的信仰永远不变,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今年6月20日,在百米书画长卷巡回展海南首展开幕式上,作者李福顺声音洪亮,用近乎“呐喊”的方式分享创作这部作品的感受,现场数百位观展嘉宾报之以热烈掌声。

    连日来,书画长卷吸引众多市民观展,104个经典画面“重现”一段段红色历史,展现建党百年辉煌成就。6月28日,记者专访了省文联副主席李福顺,在他看来,创作这样的作品就是突出信仰力量,歌颂英雄模范人物,饱含对党的热爱,对英雄模范的崇敬。

    □本报记者 曹马志/文

    陈长宇/图

    A

    一片赤子心 十载绘长卷

    对画家来说,一寸作品浸润着一寸心血,180米长卷凝结的心血更是不计其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福顺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得益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新时代。为了铭记党恩,他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美术作品形式献上一份“生日礼物”,表达一个普通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以及热爱。

    回顾李福顺成长经历,或许人们更能读懂他的“初心”。1965年,他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自幼贫寒,接受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克己为公的集体主义教育,努力拼搏奋斗。李福顺1978年入伍,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到地方工作,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见证了国家的不断强大,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李福顺看来,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凝结着艰苦卓绝的牺牲奉献,铭刻着气吞山河的壮丽辉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史学习教育鲜活生动的教科书。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让人常读常新,受益无穷。对党的热爱与敬畏,让李福顺不仅有读万卷书的志向,更坚定了行万里路的信心。从高原之巅到日出东海,从椰城之滨到茫茫雪原,有时李福顺的一天便是四季。他用一腔赤子情怀潜心创作,用脚步丈量华夏大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力求作品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事件,李福顺历时10年潜心创作,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艰苦采风,行程逾10万公里。多次与党史专家、美术界人士研讨交流,提升了画作的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

    B

    一心为创作 采风路艰辛

    据介绍,《信仰的红色印记》画作长达180米,高2米,共104个画面,采用传统水墨画的形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

    进入展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将百年大党的伟大与辉煌娓娓道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统战、党建等领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到访一个历史发生地,都能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气息,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画出精髓,画出气魄。”李福顺记得创作过程中碰到的挑战:从上海去浙江嘉兴采风的高速上,车后轮爆胎,车辆猛烈晃动100多米,眼看要撞上中间护栏,幸好司机经验丰富、反应敏捷,牢牢抓住方向盘,沉着应对,车辆才慢慢减速安全停了下来。当时,他吓了一身冷汗,在座位上发呆10多分钟,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浑身发抖。

    李福顺说,“去西藏采风时,刚下飞机,没有感受到高原反应,当时还庆幸自己的身体良好。但到了后半夜,被剧烈头痛袭醒,且有非常严重的呕吐感,浑身没有一点力气。第二天一早,也没有胃口吃早餐,去药店买了高原安药片和罐装氧气,硬撑着到了布达拉宫广场,素描布达拉宫。当时,喘不过气来,脸憋得难受,头也疼痛的厉害,但我仍坚持将布达拉宫和欢庆的人们绘画小样画完。原本打算接着去青藏铁路沿线采风,由于缺氧严重,只能打道回府,后来我随央视的摄制组又到西藏,最终完成了青藏铁路的采风。”

    实地探访过程中,李福顺沿着革命前辈足迹,徒步爬上高海拔雪山。“爬了一会,有些力不从心,四肢无力,感到呼吸困难。我在山坡上捡到根竹竿当拐杖,继续攀爬,每爬一会,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还在寒风中摔倒几次,历经4个小时后,终于爬上了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当时,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气温零下十几度。”李福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扎根于土壤,只有亲身感受才能绘画出一幅作品,他由衷地感慨,红军之所以能爬过雪山,靠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毅力和对党的崇高事业信仰。

    C

    一心跟党走 信仰更坚定

    “可以说,我是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幅百米长卷,许多经历记忆犹新,许多场景历历在目,终生难忘。”书画长卷展览期间,李福顺有空会客串讲解员,在一幅幅印象深刻的书画前,深情地向观展市民讲述背后的故事,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沉甸甸的深情来源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2005年,来到美丽的海南岛后,这里的蓝天白云、美丽风景以及海洋文化、黎苗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让人着迷,但更吸引我的还是红色文化。中国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海南,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三部曲,一书一剧一画。”李福顺说,2010年,创作了描写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斗争历程的文学作品《冯白驹和他的战友们》一书,后作品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天涯浴血》,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今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完成《信仰的红色印记》180米长卷,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创作过程中,李福顺也遇到许多挫折,家人不理解和不支持是创作伊始最大的阻力。经过多次沟通,他的坚持和付出最终打动家人,家人由不解变成支持,创作有了更强的动力。其中有个细节,这件作品原计划创作长100米,高1.5米,但创作过程中,感觉无法创作出气势,便将高度增加到2米。创作每个事件画面时,1米的宽度不足以放下他心中的每件大事,便任由心之所至,最终作品达到180米的长度。

    “画卷不是一笔绘就,信仰也是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磨砺。这样才会找到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任何事情始于初心,成于坚守,才能厚积薄发,直至成功。”李福顺说,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位美术爱好者,而非一位专业画家。相关党史专家、美术专家的无私帮助,给了他开阔的视野,意见和建议让他在党指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书画长卷用艺术形式阐述了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远大前景,既融为一体又相对独立,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省文联主席夏斐说,展览用美术绘画形式,生动呈现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据了解,《信仰的红色印记》李福顺180米书画长卷巡回展是海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将通过线下实地观展和线上云观展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海口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化开展。巡回展从海口首发,将陆续在上海、南昌、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地巡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要 闻
   0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7版:自贸港·关注
   08版:奋进 启航 龙华区
   09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10版:要 闻
   11版:民 生
   12版:国 内
   13版:国 际
   14版:文 体
   15版: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版·梧州
   16版:教育周刊
不忘初心跟党走 一片丹心映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