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3版
自贸港·关注
 
标题导航
兑现“善意谎言” 播撒新生希望
小空间里“整”出大幸福
余晖洒浅滩 逐浪乐趣多
变更车辆联系方式可通过“交管12123”APP办理
女硕士返乡创业 带领残疾人勤劳致富
海口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
举报有害食品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7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95后”小伙瞒着家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兑现“善意谎言” 播撒新生希望
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小曾送上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本报记者 邝晓霞 摄

    “能够匹配上,从而挽救一个生命,我感到十分幸运。”7月21日,成功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后,25岁的龙华区龙桥镇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小曾开心地说。因怕家人担心,捐献前他不敢将此事告知他们。当天,小曾成为海南省第13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本报记者 邝晓霞 特约记者 刘伟

    毫不犹豫决定捐献

    7月21日上午10点,小曾躺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床上,血液顺着透明的导管汩汩流向采集机,他的造血干细胞将救治一位白血病患者。“没有什么不适,就和献血一样。”小曾说道。

    小曾回忆,2015年10月,刚上大一的他在一次爱心献血过程中,决定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今年5月20日,小曾接到了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诉他,经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检索,他的HLA初配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匹配。

    “我的血液可以让一个陌生人获得健康,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我一定要救!”接到电话,小曾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6月1日,小曾留了高分血样,经检测,他与患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合。在进行了捐献前体检等程序后,小曾最终确定成为一名合格的捐献者,于7月16日在市人民医院办理了捐献住院手续。

   怕家人反对不敢告知

    在病房里,记者没有看到小曾的家人陪同,来探望他的是同事和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家人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体是无害的,害怕他们会阻止我捐献。”小曾说,他打算完成捐献后,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家人面前,再告诉他们。

    而令人意外的是,小曾的家人原来早已知晓此事,为了不影响他而佯装不知,配合着兑现这个“善意的谎言”。“阿姨有问我们,这段时间怎么都没见到他了,我们瞒不下去,就告诉了她。”小曾的同事黎经璇说,小曾妈妈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对身体没有损害,还能挽救他人的生命之后,很支持自己儿子的决定,并托同事们帮忙照顾好小曾。

    小曾做出这样的善举并非第一次。黎经璇告诉记者,小曾经常参加龙华区、龙桥镇组织的义务献血等志愿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敢担当、勇作为,积极加入重点人员摸排、卡口执勤、隔离人员生活用品配送等工作。“小曾为人很低调,如果不是省红会发来感谢信,我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这种奉献精神。”黎经璇说。

    我省捐献数实现新突破

    捐献造血干细胞真的对人体有害吗?省红会一级主任科员唐继发介绍,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误解,其实现在的采集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骨髓采集,而是外周血采集,且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到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造血干细胞却不容易,这个概率实在太低了。”令唐继发感到欣慰的是,今年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数已经实现了新突破,往年全年最多只有13例,而今年截至目前已达到了14例。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行列。“以往是我们到处打电话动员,现在都是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来电咨询捐献流程,希望能有更多人和小曾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让更多生命获得新生。”唐继发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3版:自贸港·关注
   04版:要闻
   05版:民生
   06版:时评
   07版:垃圾分类靠大家 健康生活你我他
   08版:奋进·启航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鏖战东京
兑现“善意谎言” 播撒新生希望
小空间里“整”出大幸福
余晖洒浅滩 逐浪乐趣多
变更车辆联系方式可通过“交管12123”APP办理
女硕士返乡创业 带领残疾人勤劳致富
海口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
举报有害食品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