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勇担省会城市重大责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展“海南风貌” 传“海南声音”
以不同艺术视角挖掘地域文化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5月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海南风貌” 传“海南声音”
我省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线上展演收官
《解放海南岛》全剧由序《望北方》和第一章《苦斗》、第二章《海誓》、第三章《飞渡》、第四章《解放》构成,以解放海南岛战役进程为章节段落,选取战役准备、偷渡、强渡、抢滩、登陆、围歼、追击、会师为单元,采用乐、舞、诗、话等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壮烈场景,讴歌了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
《红旗不倒》讲述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革命经历的一次生死考验的故事。150分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故事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海南人民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范例。
《石斛花开》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这一现实题材,讲述海口市施茶村党支部书记符文俊,花三百元买回一块种上石斛的石头,而由此引发一波三折的故事。
《白马泉涌》讲述了1937年秋季,日军侵入海南岛,在儋州市白马井地区用残忍手段屠杀村民,潘祥汉在其胞弟、琼崖红军将领潘江汉的发动下,毅然组织起一支抗日游击中队,与倭寇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
《县长王大鹏》讲述的是琼东县(今琼海市)第一任民选县长王大鹏顶住压力不向旧势力低头,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王大鹏在任期间,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其革新工作伤及了一些土豪劣绅和奸商的利益,被冠上罪名遭到撤职。
《第一面国旗》讲述了老革命党员爷爷,对推着轮椅的党员儿子和举着国旗、唱着国歌的孙女讲起海南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情境:1949年9月28日,琼崖总队要求他注意接收党中央发来的“国旗制作法”说明的电报……
《椰岛魂》把中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融进红色革命故事,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椰岛鹿龟酒酿泡技艺”首次搬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的舞台。
《光耀琼崖》是琼台师范学院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设的“自选动作”——“七个一”红色工程之一,由256名师生参加演出。全剧以琼崖革命历史为主线,生动立体地再现了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
《锦绣家园》通过音乐、舞蹈、诗、画等艺术形式,讲述了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共产党员辰星与黎家织女阿月相逢于海南黎乡,共同描绘梦想蓝图,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

    创作文艺精品,讲述海南故事。

    为集中展现“海南风貌”,传播“海南声音”,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注入艺术活力和精神力量,日前,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海南省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线上展演圆满收官。

    此次展演从我省近三年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中精心组织遴选了琼剧《红旗不倒》《石斛花开》《白马泉涌》《县长王大鹏》《第一面国旗》《椰岛魂》,舞台剧《光耀琼崖》、音乐舞蹈史诗《解放海南岛》、舞蹈诗《锦绣家园》等9部精品,通过网络线上展演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展示一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舞台艺术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 吴雨倩

    好评如潮  舞台艺术线上展演收获众多年轻剧迷

    “内容丰富,主题深刻,有革命题材、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也有表现海南新农村发展,体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作品,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此次线上展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点击收看,得到业内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数据显示,“海南省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线上展演”阳光海南网微信视频号及海南文旅频道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的展演相关视频总播放量179万多次,点赞量1.6万多个。精彩纷呈的表演、难得一见的阵容、脍炙人口的唱段,一场场线上舞台艺术盛宴引人入胜,也让众多90后、00后成了“舞台剧迷”“琼剧迷”。

    在海口一间少儿艺术培训学校内,舞蹈教师王飞越趁着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们认真观看海南省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线上展演作品舞蹈诗《锦绣家园》。精心雕琢的场景,真情生动的演绎,牵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观看过程中,王飞越不时为孩子们讲解每个舞蹈动作的意义及特点,之后还带着孩子们模仿学习。孩子们受益匪浅,并表示要好好练习基本功,将来也要成为优秀的舞蹈演员,参演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

    对于留学生张小洋来说,海南省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线上展演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此次线上展演,他对家乡的舞台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激动地对记者说,无论是琼剧还是舞蹈剧,跌宕的故事情节、激荡的背景音乐、精彩的舞台呈现,都让他看得热血沸腾。

    网上剧院  拓宽传播途径满足多元审美需求

    近年来,省旅文厅通过网上剧院,积极推动艺术作品展演线上线下相结合。此举促进了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让舞台艺术不仅可以出现在剧场里,以“实”体的形式与观众见面,更运用影像思维,突破剧场的时空局限,形成影像舞台,在“虚”的空间中与观众相遇,顺应时代潮流,拓宽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的传播途径,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活动传播渠道、宣传推广方式引起各大艺术院团广泛关注、思考和学习。

    “我们不单单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查缺补漏,更多的是可以学习其他剧的优点,对今后的创作带来更多帮助。”琼台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吴志辉在舞台剧《光耀琼崖》中饰演琼崖革命领袖王文明,他认为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交流与学习是此次展演的意义所在。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符传杰表示,这样的线上展演很有意义,展现海南近三年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在检验剧目质量的好坏,是检验与交流的好机会。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林川媚表示,希望通过展演,让更多观众关注海南的舞台艺术作品,多提宝贵意见,促进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提高。

    守正创新  数字化传播让舞台艺术“焕发新生”

    如今,随着5G技术、新媒体等飞速发展,线上观赏已经成为年轻人享受文娱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用大家喜爱的方式推广舞台艺术,恰逢其时。

    “通过线上展播扩大琼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琼剧,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琼海市文化馆副馆长、琼剧研究展演团负责人梁崇柏对记者说,此次线上展演活动非常有意义,让院团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这将对琼剧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线上展演进一步拓宽了海南舞台艺术作品传播推广渠道,发挥网络对促进艺术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推进舞台艺术和网络文艺融合发展,促进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而守正创新,大力推动舞台艺术的数字化传播,让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焕发了新的魅力。这种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就能观赏舞台艺术优秀作品的线上展演方式,获得了大众的肯定,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省旅文厅近年来推动海南舞台艺术演出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升级,以优秀剧目线上展演推动海南文化传播“走出去”的又一新亮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勇担省会城市重大责任
   03版:要闻
   04版:国内
   05版:国内
   06版:国际
   07版:副刊
   08版:文体
展“海南风貌” 传“海南声音”
以不同艺术视角挖掘地域文化